网络发展正在改变企业数据中心的面貌

服务器
以太网互联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存储网络成为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将以太网存储结构(ESF)定位为下一代数据中心选择的网络技术有三大驱动因素:性能、智能、效率。

如今,企业存储网络在原始带宽方面逐渐得到改善,十多年来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改变。网络不再仅仅是传输数据的管道,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并在移动、存储、保护和处理数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们正在进入一个网络复兴的时代,它将改变企业数据中心的发展面貌,并采用以太网存储结构(ESF)取代传统存储网络技术。

以太网互联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存储网络成为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将以太网存储结构(ESF)定位为下一代数据中心选择的网络技术有三大驱动因素:性能、智能、效率。

[[218701]]

任何存储结构的关键要求是高性能、智能且高效的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针对存储进行了优化,能够可靠高效并安全地交付各种数据。如今,以太网凭借网络自动化和针对所有存储模式的优化获得了所有指标。融合以太网本身支持和加速虚拟化和容器化等先进计算模式,同时加速存储协议,并提供软件定义存储(SDS)的灵活性,以及充满活力的竞争生态系统的经济性。

1. 性能

以太网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的性能,其速度达到100Gb/s,其中包括适用于服务器和存储的适配器、网络交换机、铜缆,以及光纤互连等设备。此外,以太网性价比是传统存储网络技术的三倍。展望未来,200Gb/s和400Gb/s的网络产品即将到来。

公共云提供商率先实现了技术的优越性,并将以太网作为集成的计算、通信和存储结构,使其比那些使用传统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的企业更具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以太网都能工作。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以太网存储结构需要提供与传统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相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使以太网交换机具有低延迟、零丢包和支持使用数据中心桥接的无损网络的选项至关重要。此外,要实现云计算的性能、规模和效率,无缝支持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存储可靠性,以及在多租户环境中提供服务质量非常重要。

以太网作为存储架构部署的一部分,公共云和网络规模提供商已经实施了软件定义存储、融合架构和超融合架构。以太网存储结构(ESF)技术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转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那些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企业级存储架构师能够像大型超级数据处理器一样实现相同的灵活性、敏捷性、可扩展性、经济效益。

2. 智能

智能网络是真正的以太网存储结构(ESF)技术的下一个关键要素。更具体地说,存储感知并提供自动化、供应、安全、隔离,以及数据管理的智能。从历史上看,这种类型的存储感知智能仅适用于传统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但现在可用于以太网交换机。

如今,以太网提供了存储阵列所需的最基本的特性,包括通过数据中心桥接配置为无损网络的选项。除此之外,以太网现在完全支持所有必需的存储智能功能:自动化、安全(端口和逻辑驱动器)、自动发现、名称服务和配置。

也许更重要的是,以太网的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存储网络技术,以支持高级功能,如虚拟化和容器化,管理程序虚拟交换机加速,以及使用覆盖网络(如VXLAN)的多租户支持。先进的以太网解决方案使这些功能得以加速,释放CPU资源来运行应用程序工作负载这些相同的功能可以应用于存储,以提高服务器和存储基础设施的效率,这在日益虚拟化、容器化和软件定义的世界中至关重要。

3. 效率

网络效率从以太网存储结构(ESF)中获益***,因为从投资成本(CAPEX)和运营成本(OPEX)的角度来看,使用单一的统一网络技术更具成本效益。使用单个网络技术来管理总是比需要支持单独的专用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更简单。无论以太网存储结构(ESF)是作为单独的专用存储结构部署还是作为融合网络的一部分,情况都是如此。无论哪种情况,以太网市场的规模和竞争生态系统都比传统的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更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而且,按照当今的标准,主要基于块的存储只占整个部署存储容量的20%左右。借助以太网存储结构(ESF),网络也可以自然地支持块,而且还支持文件、对象和超融合存储设施,这又大大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整体效率。***,以太网存储结构(ESF)可以开箱即用,并为存储、虚拟化和容器环境提供内置的加速,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率。智能硬件加速器(例如融合以太网(RoCE)上的RDM)使数据中心运营商可以在现有的服务器和存储基础设施上开展更多的工作,而不是传统的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以太网存储结构(ESF)比传统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

结语

随着网络附属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在20世纪90年代的到来,存储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将存储与计算解耦,这些存储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存储解决方案的利用率、效率、性能和可靠性。但传统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停滞不前。如今,当采用以太网性能、智能和效率原始指标评估存储网络技术时,以太网轻松胜出,并为数据驱动、虚拟化和容器化的云原生世界增加了新功能。由于所有这些优势,人们即将通过以太网存储结构(ESF)转型企业数据中心来实现网络复兴。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企业网D1Net
相关推荐

2020-05-07 11:01:08

数据中心电源电力

2017-12-14 11:09:21

2021-08-16 17:15:59

数据中心物联网边缘计算

2021-05-27 09:38:02

数据中心电源宕机

2021-07-05 16:26:19

数据中心

2024-03-06 16:36:02

2020-08-11 10:38:51

数据中心IT技术

2015-09-16 10:08:38

数据中心空调

2020-06-08 15:55:43

人工智能建筑业施工

2019-11-21 09:06:25

区块链数字货币比特币

2015-03-18 15:46:58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数据中心网络

2011-09-20 10:11:15

2022-08-10 14:39:05

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供应链

2013-12-30 09:02:45

数据中心网络预测2014

2018-07-28 05:07:27

云计算数据中心公共云

2017-10-19 21:12:31

数据中心网速以太网

2015-06-17 13:52:20

数据中心架构SDN

2020-06-17 09:13:21

数据中心网络技术

2013-07-29 10:55:31

虚拟化云计算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