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IT运维系统的发展和变迁

原创
服务器 数据中心
从2002年到2009年,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用户信息化建设,用户的网络规模日益增长,网络结构日益复杂。因此,网络运维对于用户尤为重要。

从2002年到2009年,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用户信息化建设,用户的网络规模日益增长,网络结构日益复杂。因此,网络运维对于用户尤为重要。

到了今天,单纯的网络运维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信息化稳定性的要求,整体的IT运维已经取代了过去单一的网络运维,网管员的工作已经升级到了IT管理者的层次。这些变化是伴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自然进化。

农具从过去的镰刀变成了今天的收割机,这是由于人们对于农业的进步需求而催生的生产工具进化行为。同样,人们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使得IT运维系统这一生产工具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从最早的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到后来的网络管理系统,再到现在的IT运维系统,IT运维人员的生产工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IT运维系统经过了NSM(网络管理系统)——ITSM(IT服务管理系统)——BSM(业务服务管理系统)的形态变化发展。这一系列变化的共同特点就是“变化紧跟用户需求”。

IT运维系统想要得到用户的接收和认可必须要适应用户的需求。可是在2009年,用户的IT运维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特点呢?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51CTO.com记者采访了多个IT运维系统厂商,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见解,有趣的是,不同的厂商对于用户需求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我们也来看一看,究竟哪家厂商的观点是您所认同的。

北塔软件:用户的IT运维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

北塔软件认为:从现实状况来看,大多数中国企业的IT运维管理仍处在初级水平,IT系统面向业务发挥的价值也很有限度,真正实现BSM并非易事。北塔软件在近十年的IT运维管理经验及4000家用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国内用户的IT运维管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电力、金融、电信能行业用户,已经在考虑如何实现IT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而绝大部分的用户对IT管理的需求是单一的,在做好基础的网络管理是根本。因此,国内用户现阶段主要需求还是IT运维管理建设的***个阶段,即网络运维管理(NSM)。

而现在所指的网络运维管理不再单纯的是管理网络是否通畅,而且是全面管理企业用户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链路、IT设备、各种应用服务,以及内网网络安全以及运维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可以说,做好这些管理,是进行ITSM,BSM的基础,只有充足的IT要素,才能有进行后期管理的条件,否则都是无米之炊,管理当然无从谈起。因此,现阶段要管理好IT系统,就必须进行全面的网络运维管理,打造高效、智能的运维管理平台,为企业快速增长提供IT助力。

在信息化起步阶段,中国企业建设IT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于IT系统的运维也仅限于成立专门的IT部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随着应用发展,中国企业相继投资建设了网络、存储、安全等诸多IT系统,IT运维也逐渐由手工管理向统一集中的管理过渡。在信息化建设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中,一些企业开始着眼IT系统与业务应用进行关联,实行IT资源的动态分配,向管理要效益,此时的IT运维管理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开始迈入业务驱动阶段,这就是BSM提出IT与业务融合的初衷。

在用户具体实践应用中,北塔BTIM的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网络性能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故障以及报表六方面的管理是具体可以落地的功能。尤其在网络物理拓扑图功能、真实的机房拓扑管理功能、层次化管理功能方面的落地尤为突出。

广通信达:中国的IT运维需求处于过渡期

广通信达公司认为:国内目前的运维管理需求正处于转型期,从以往单纯的网络管理需求正在逐渐形成成熟的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的整体需求。从他们的项目实施反馈情况来看,底层资源监控到上层IT运维管理统一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已经得到了客户的认同,这也表明IT运维需求开始从技术层面向管理层面发展,也预示着IT运维的***解决方案将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

在广通信达所涉及的诸多领域内,通过工程师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及实际实施中,他们感觉到,客户需求的IT运维管理正在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底层资源管理向集中化的统一运维管理平台转变,客户不仅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底层资源的监测,同时也开始关注如何将底层监测在遵循标准流程规范的基础上纳入运维管理的层面上。

广通信达还认为,对于NSM、ITSM和BSM这三类系统,究竟哪个才是用户的主要需求还不能一概而论,这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分析。但是就大客户群的需求来看,这三者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对于用户来说,网络环境和应用环境实现了信息中心的对外服务,而信息中心对IT系统合理的规划与实施实现了信息中心内部的管理需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NSM、BSM和ITSM分别对应的是我们的技术需求和管理需求,对于一个成熟的信息中心来讲,忽略任何一点都是不可取的。做好NSM和BSM,并在此基础上完善ITSM的建设才会是用户将来在IT运维管理方面的主要需求。

泰信科技:从用户体验和业务融合角度提供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泰信科技认为:从用户体验和业务融合角度提供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用户最欢迎。从目前国内运维需求来分析主要需求集中在NSM和BSM的融合管理。而NSM和BSM是属于ITSM范畴。

游龙科技:用户的需求不在同一个层次

游龙科技认为,不能笼统和绝对的说NSM、ITSM、BSM哪个是现阶段用户的主要需求。用户在IT设施的应用部署不可能都处在同一阶段,根据自身企业或者行业特点,IT应用都处在不同的层面,而这样决定了对IT运维的需求是在哪一种情况。

ITSM和BSM都是在ITIL理念下的具体实践方法,并且是ITIL指导下的不同发展方向。但是不管是BSM和ITSM的执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IT基础设施的基础上。ITIL的指导思想是对企业所有的服务管理进行一个统筹的管理和规划,BSM和ITSM是ITIL指导下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IT运维管理要经过NSM到ITSM到BSM三个阶段。

每个用户的IT管理都必须经历从最基础的IT基础设施管理发展到对事件流程的管理,再到业务流程的管理,这是逐步提高的三个管理阶段。国外IT系统比较成熟的行业,比如像电信和金融这样的行业,由于他们的IT系统涉及的业务和人员较复杂,需要一套流程化的管理实现对其业务系统的梳理,因此,他们的ITSM需求较为成熟。而当前大部分国内企业的IT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处于***和第二阶段,只有极少数企业的IT系统成熟度上升到了第三个阶段,即需要对业务服务的管理。因此,首先需要解决好***和第二阶段的管理问题,才能考虑下一阶段的管理目标。如果ITSM的底层IT基础设施管理没有做到位,那么基于这个基础的上层流程管理也必定会出现问题,即使实施了完整的ITSM的流程化管理,也是毫无意义的。

摩卡软件:用户需求已经升级到了BSM阶段

摩卡软件认为:09年用户在带内管理方面主要的需求其实分析下来很明确,大家都看到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国际上流行的ITIL运维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用户普遍关注的话题,传统的NSM网络管理已经不能覆盖到IT部门运维的方方面面,也不是单一的ITSM的服务台故障单处理机制,那么整个运维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呢?摩卡软件认为,用户需要建设两个目标:

1、对于用户方面的运维人员来讲,“当故障发生后,自动化的帮助运维团队更快、更准确的处理故障”是一个基本点。

2、对于IT部门的管理者来讲,“建立一套从事故的发生到事故解决并形成经验知识的运维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做到可跟踪、可查询、可掌控”这种运维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而需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要做到“真正以CMDB为核心的运维体系的建立”,但目前国内外的很多产品都无法真正满足用户的这一需求,尤其是国内的很多产品把服务台的故障单处理流程作为重点去建设,结果用户在使用后才发现,与预期的运维管理目标相差甚远,为什么?因为在上述两个建设目标的建设过程中,重点不是服务台的故障单处理流程,而是我们刚刚所讲的“真正以CMDB为核心的运维体系的建立”,而这,也正是目前现阶段用户对于带内管理方面的主要需求,在我们经过了充分的用户普查之后发现,这一需求,2010年将会呈现一种大爆发的趋势,甚至会影响到今后3到5年内用户在带内运维管理方面的***建设方向。

所以,基于业务的运维管理机制也是摩卡软件在2009年中帮助用户落地的一个关键点,通过自动化的业务应用故障分析策略帮助用户做到IT运维全面易用有效,这个基于业务应用的自动化故障分析及排除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步:排除周边影响因素。即当故障时首先通过自动监控机制判断该业务系统主机的网络连接情况、业务系统首页打开情况、Web访问的端口情况等,将网络、主机、业务表现三个因素综合进行初步故障分析。

第二步:查清平台级影响因素。即在周边条件均正常时,通过自动监控机制提供各个应用平台级底层指标的性能负载及资源消耗情况,主要体现在对一些中间件、数据库、J2EE应用平台等IT资源中,实现业务应用平台级的故障分析。

第三步:由于在用户业务支撑体系中存在大量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对这些程序的执行效率监控就形成了故障分析的法宝,通过自动化的日志监控机制将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抛出按照关键字以及日志级别等方式进行过滤,使运维人员不在因错失日志而无法解决问题。

总结

可见,不同厂商对于用户的需求特点分析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同,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厂商理念、技术和产品特点所造成的。但是,无论是NSM、ITSM还是BSM,只要相关的产品能够存活,就说明有相应的用户需求和市场分额。究竟您所在的单位面临的IT运维需求所对应的IT运维系统是哪一种,那还需要您自己的判断,当然,您也可以找专家进行相应的咨询,您也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帮助您找到相应的专家来为您作出最为正确的判断。
 

责任编辑:桑丘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09-12-27 20:49:22

IT运维系统

2012-08-31 13:25:44

IT运维系统

2011-06-28 13:22:25

华为运维系统eSight

2023-09-05 08:16:14

API架构

2013-09-04 16:44:06

统一运维系统eSight ICT华为

2009-12-27 19:06:18

2017-09-30 09:43:57

YouTube推荐系统

2012-03-26 00:50:30

WindowsWindows 1.0

2009-12-30 09:08:38

2010-08-13 10:05:02

国内首起IT运维系统侵

2009-10-26 09:15:22

IT运维系统侵权

2009-04-21 10:08:13

2009-11-02 10:09:11

网强信息技术(上海)有

2016-10-13 09:30:46

Linux运维工程师运维前景

2009-05-25 10:00:54

软博会

2009-05-21 14:46:39

软博会 开源

2015-12-21 14:59:33

CheungSSH开源Web界面

2015-12-22 09:25:57

CheungSSH开源Web界面

2009-12-27 17:50:50

IT运维带外管理

2011-03-04 10:14:51

田逸运维系统管理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