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GTC CHINA 2016在京召开。本届大会吸引了中国和全球***的公司、大学、研究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的开发者、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展示各行业中运用GPU技术最重要的创新成果,涵盖深度学习、超级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机器人等研究领域。现场各家都展示了各自的智能技术,而旷视(Face++)却在一个人人争先的环境中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人人可用的人工智能。
旷视(Face++)云事业部副总裁吴文昊在大数据论坛
人人可用的人工智能
“商场想做人群分析,公安要做智能监控,开发者想让app实现更多人机互动功能,这些场景的技术门槛非常高的。目前,产业中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商业;商业从业者非常了解业务需求,有足够数据但没有技术,而技术从业者拥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但对于业务却了解甚少。这种不平衡直接造成了智能技术极难落地,而旷视就是要让智能技术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使用,而目前旷视智能云实际上每天也支撑着接近2000万次的调用量来为开发者、企业提供智能服务。”吴文昊在会场上介绍道,同时也一一用案例来做演示旷视(Face++)的技术如何落地。“我讲一个严肃的场景,是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安防场景,我们的技术可以让那些原本冰冷的安防摄像头成为一个能记住每一个在逃犯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我们某个应用的城市可以平均一天帮助公安抓到一个在逃犯,而一个在逃犯的抓捕成本是30万元,我们可以计算下这个技术如果广泛推广后的社会价值。但如果我们不赋能这些技术给到行业,那到***技术还是技术,摄像头还是简单的摄像头,没有任何智能化。”
旷视天眼系统在实际场景中抓到8年在逃犯
数据智能+网络协同——为一亿人刷脸
“旷视遵循以 技术-产品-数据-技术 的闭环螺旋上升,最开始只是做人脸的抓取、分析、关键点标注等技术,被一些开发者应用到娱乐场景中,但随着Face++人脸识别云平台逐渐成为日调用量接近2000万次的世界***的人脸视觉功能云后,我们的产品已经覆盖到金融、安防、教育、零售、地产等众多行业。这就是螺旋上升的概念——数据对技术有不断的回补,技术所驱动的产品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随之会产生更为海量的数据,成为技术升级的新的燃料。”旷视(Face++)云事业部副总裁吴文昊在GTC2016上介绍。
市场的需求是技术和产品升级的直接推动力。从旷视科技(Face++)四年的发展路线来看,从最初简单的人脸识别API服务到现在为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提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刷脸”已经从单一地满足测颜值、测年龄等娱乐化诉求,升级为“核实身份”、“出入管理”等风控、信息流智能化等严肃场景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据旷视(Face++)介绍,在近年来的产业互联网化和信息安全实名制的双重驱动下,已经在3年内以云服务的方式为超过一亿人刷了脸。
双向开放的 “旷视+”
“技术要和场景结合产生产品从而产生数据,而人工智能的最终形态就是提供数据服务。”吴文昊概述到旷视的人工智能服务时说道,“现实世界无时无刻产生大量的数据,蕴涵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仅靠人力是无法有效率地完成价值抽取的,这是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发挥长处的时刻。比如,我们需要统计一个商场每天进出人群的详细数据,如进店分时统计、人群画像、商铺停留及行为分析、进店率及爬楼率,我们不可能在商场各个角落安排人工记录、再人工分析,但我们可以让商场的每个摄像头成为‘数据记录员’、让人工智能成为‘数据分析员‘。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给行业开放我们的技术,让他们可以非常方便的调用我们的人工智能云的技术服务,只有这样数据中的价值才能被提取,而遵循我们的循环这种数据流通会让我们的技术又得到提升。所以不开放的技术永远是一个不懂市场的独立技术而已。”
旷视(Face++)和联龙博通共同为中国银行推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
“除了应用端,我们在技术接入端也是开放给各个伙伴,让他们能把各自的技术放在我们的云平台上为市场提供服务。”吴文昊在讲到双向开放时解释道,“我们大家都需要人,需要人的视觉,也许还需要人的听觉、触觉、以及语言能力、推理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旷视的人工智能云在目前视觉智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我们不仅把自身***的技术放到云上,更会吸纳各种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去补充完善这个智能云,直到这个云具有一个人所有的能力,可以帮我们解决 ‘需要一个人’的需求。”吴文昊在讲述旷视(Face++)人工智能云如何吸引其他技术的态度上介绍道:“我们目前已经有了音频、自然语言识别、机器人、VR、AR等各种技术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创造人人可用的人工智能平台、一个开放的智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