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举办的前一天,记者参加了华为举办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研讨会。几乎同一时间,两个大会都聚焦互联网技术,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互联网蓬勃发展态势使然。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广电媒资业务部部长张卫军,在会议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非常“内行”的互联网企业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互联网技术吸引了如此多的关注时,张卫军表示中国是***的互联网国家,互联网在国内作为风口,一直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华为也一直积极支持互联网客户的业务拓展,深入理解客户诉求,研发持续投入,不断的进行产品、方案和技术创新。
张卫军还分享到,与传统客户不同,互联网公司客户对技术的理解非常深刻,对网络架构的规划也十分清晰,IT架构必须要与业务相匹配。
与传统网络相比,互联网公司客户的网络需求十分明显,主要是对动态网络、实时响应的高要求,张卫军指出,流量的把控对于互联网公司非常重要,因此流量可视化也是他们的一个重点需求。
此外互联网公司客户网络设备的规模也远非传统网络可比,这里提到的大规模有两个含义,一是管理的设备数量大,从物理网元到逻辑网元vSwitch/vRouter,其数量增加了50倍;二是处理的故障数量多,据LinkedIn披露,从2010年到2015年,需要处理的故障增加了18倍,但管理人员仅增加了几个。
张卫军指出,要应对上述网络的几大问题,传统的“人工运维”方式显得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互联网公司都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根本,架构标准化、运营自动化和运维可视化成为必然选择。SDN网络也已成为互联网企业青睐的选择,帮助其业务快速上线,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运营自动化和运维可视化。
用模块化灵活构建数据中心
谈到互联网企业客户,就不得不提数据中心的建设。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生力军,互联网企业也有自身的独特性需求。
据张卫军介绍,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是用户头等关注的事项,其中PUE指标的设定非常关键。PUE目标值的选择和实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功率密度、系统架构、设备能效等,其中除以上客观因素外,PUE值的***挑战之一来自于负载率。即使采用了一切理想的节能手段的数据中心在不合理的负载率下也难以达到目标值,而负载率取决于客户的业务和IT部署节奏往往难以把握。
华为认为模块化规划是解决客户业务与基础设施的匹配问题的有效手段,基础设施的投资部署按照业务增长进行灵活扩容,实现边增长边投资。并改善数据中心运行在合理的负载率下,提升数据中心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微模块、高效率UPS、近端制冷、密闭通道、自然冷却等技术手段帮助客户实现良好的PUE。
华为的5个杀手锏
面向既“懂行”又存在诸多特殊性的互联网企业客户,国内外不少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华为又有什么杀手锏呢?
张卫军列出华为五点优势:一是华为与国内各个互联网客户都有长期战略性合作,对客户非常了解;二是研发能力强,拥有长达20余年的产品研发经验;三是快速的研发反应机制,能够针对客户需求快速进行调整;四是自主研发能力,华为拥有独立自主的自研芯片和平台软件,也有芯片底层设计能力,可以更好地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研发;五是有资源投入意愿和能力,客观的说,华为在资源投入方面有很大的魄力和长远的目光,很多厂商往往深谙投入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投入却受到业绩、规模诸多限制。
不仅如此,华为还积极参与到全球技术的组织中,以推动技术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华为是OCP(Open compute project)会员,也是中国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的一员,华为会配合超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架构标准化工作。
当问及互联网技术在2017年的发展时,张卫军告诉记者,从互联网企业角度来看,运营自动化与运维可视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减少企业支出。
采访的***,张卫军表示,互联网行业是华为企业业务重点关注的行业,目前华为已经能够为互联网客户提供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能基、办公协同等在内的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在BAT、京东、新美大、奇虎、世纪互联、蓝汛、金山、乐视、唯品会等100多家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这些互联网企业中,服务器累计现网运行超过50万+台,近3年出货量保持在业界前两位,数据中心交换机保持年均70%以上的高增长,累计运行3万+台左右。”张卫军认为,未来华为在互联网企业,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