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首次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学术研究项目中算起,SDN的发展已进入第11个年头,与此同时,诞生于2012年的NFV,则在ICT大潮中与SDN逐步融合,成为未来网络“软件定义与虚拟化”趋势的两大技术基石。
在此期间,传统网络架构频现的短板也不断驱动着SDN/NFV技术的迭代与演进,以硬件为基础的传统网络已然无法满足下一代网络对于智能、开放、高效的场景需求,正如日前中国SDN/NFV产业联盟理事长韦乐平指出:当前电信网已患“动脉硬化症”,网络架构必须重新审视、重新架构、重新设计、重新定义。这些都助推着SDN/NFV成为业界显学,以此形成的新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IDC预计,虚拟化/控制层软件、SDN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64%和66%,2020年市场份额将分别达24亿美元和35亿美元,而SDxCentral发布的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SDN、NFV及其他下一代网络计划的总市场价值将达到1015亿美元。
不过,虽然商业价值巨大,但由于大网的复杂性、标准化进展缓慢、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原因,距离SDN/NFV技术在大网上规模应用的时间仍然漫长,据韦乐平估计,这一时间至少需要10年。但是,在金融、互联网等企业内部数据中心应用方面,巨大的市场前景令传统网络设备商与新兴SDN公司不断推出成功的SDN解决方案与产品。据Gartner报告指出,SDN已经度过概念阶段,进入到成熟期阶段,并正以迅猛势头加速在数据中心、运营商、企业园区、广域网等领域落地。
测试多于商用
随着SDN/NFV重构未来网络成为业界共识,从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巨头到不断涌现的SDN创业公司都在积极部署推进SDN/NFV应用。
作为受传统CT产业向ICT转型大潮影响最为明显的一环,运营商对于未来网络的感知与危机感极其敏锐,在国内,目前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SDN发展之路,据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介绍,近两年随着各大运营商既定网络重构计划落地实施,SDN/NFV商用规模逐步扩大。在数据中心网络里,SDN已经成为必选技术;面向企业客户的随选网络服务成为SDN部署现阶段主要的驱动力,以SD-WAN为代表的企业连接服务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据悉,中国联通集团网络研究院和江苏联通共同组织了SD-UTN现网测试,所有测试项目均顺利通过。
而在今年2月,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与光互联论坛(OIF)、开放网络基金会(ONF)联合举办了全球SDN互通演示媒体发布会,再次成功实现了SDN跨域互通测试。同时,据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主任赵慧玲介绍,中国电信目前已在云资源池方面广泛部署SDN,并已试点推广至多个省份。在NFV方面,中国电信研究制定了NFVI、MANO标准和部署方案,完成vIMS三层全解耦实验室验证测试。
而在日前举行的2017全球未来网络峰会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中国移动今年积极开展NovoNet试点,同时大力推动Open-O开源社区。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已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部署,SPTN进入规模试点阶段,骨干网流量调优进入小规模试点节点,vBRAS正在测试验证阶段。
在国外,美国运营商AT&T 2016年已经将34%的网络实现虚拟化,并宣布将在2017年实现55%网络虚拟化,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75%网络虚拟化,并表示到2020年将会成为一家软件公司。
与此同时,商业嗅觉发达的传统设备商们也都在行动。在国内,华为推出了业界领先的SDN全场景统一控制器Agile Controller3.0;新华三推出了针对SDN网络的业界首款云化P级集群路由器CR19000;中兴通讯成功中标中国移动私有云资源池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工程SDN系统。该系统包括SDN控制器、SDN网关、硬件VTEP、软件VTEP、防火墙、负载均衡器和统一网管系统等多个部分,总计数千个计算节点,其中包括超千台虚拟化服务器;烽火自主研发的FitNet解决方案通过SDN实现了网络灵活控制与业务自动部署。在国外,诺基亚投资的SDN解决方案公司Nuage Networks最近宣布,中国移动已选择其虚拟化服务平台(VSP)来落地中国移动首个基于SDN技术的商用公有云项目;此外,爱立信、英特尔均表示,将会把SDN/NFV作为5G完备核心网络一项重要技术。
不过,在SDN/NFV推进方面,或许出于技术力量与自身需要,互联网公司部署速度远远领先于运营商。在国内,百度已成功在长途骨干网多机房互联的OTN上实施了基于SDN的自动调度和配置。在国外,Google 6年前已开始规模部署SDN,链路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但随着VPN服务的扩展,链路利用率已经下降到70%左右,仍然远高于运营商。
困在哪里?
对于进入成熟期阶段的SDN/NFV来说,虽然经过了诞生初期的概念化带来的茫然,也在诸多底层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但无疑,纷繁而复杂的技术问题才刚刚开始浮现。
对于SDN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SDN技术标准的不统一。SDN诞生初期,业界为了实现它推出了多种开源计划,而这却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苦果。目前在采用多个NFV/SDN开源路径时,虽已有成熟的开源计划包括ONOS和ODL,但也有Open-O、AT&T的ECOMP、ETSI的OSM、OPNFV可供选择。这导致SDN问世至今,SDN的标准依然没有统一,尽管开放网络基金会(ONF)、MEF、TMTorum、ETSI以及其他一些开源开放的标准组织为此做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但实际的标准仍然没有。如AT&T、Telefónica这样的服务提供商被迫走自己的SDN/NFV道路,而中国移动正在依靠开源的方式来部署。不过,随着ONF与ON.Lab宣布合并,推动“软定义标准”,同步形成标准文档、调试和产品,趋势正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SDN/NFV产业联盟近期也表示将推动标准和开源组织开始走向协同和融合。
其次的挑战来自跨域编排。通常情况下,如内容传送网络(CDN)、移动回程、IP VPN等业务流程需要专注于自己包含的域。然而为充分发挥SDN/NFV的优势,编排需要分解并将这些业务孤岛跨域。目前,没有一个主要的编排器能够内置到具有网络端到端视图的单个软件中,并且该功能在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实现。大多数服务提供商都是多厂商网络,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业务流程系统,跨域协调程序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而除了技术方面带来的挑战以外,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SDN/NFV推进还涉及到公司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制度文化、规划模式、运营模式、研发模式、软件价值和人才队伍等因素。韦乐平就多次强调,SDN/NFV推进需要企业高层强势介入和统一领导。
而NFV方面,目前的推进主要面临标准进度慢、集成难度大、运维复杂三大挑战。
第一,标准进度慢,技术仍在不断成熟过程中。MANO还没有Stage3的规范,不同组件对应的开源软件与标准之间存在不一致性,无法凝聚产业力量;虚拟层与上层应用的解耦成熟度低,缺乏方法体系来明确相关的要求,目前主要通过测试方式来确保虚拟层和上层应用解耦,但测试样本少。
第二,分层解耦后集成和组网难度大。NFV三层解耦,MANO包括NFVO、VNFM、VIM三部分,在部署NFV时不同组件由不同提供商提供,需要比传统电信网络更复杂的IoT测试验证、集成和规划部署工作。
第三,运营商NFV网络运维管理挑战大。传统网管采用竖井式管理模式,重在设备监控和排障,依赖工单进行故障管理;NFV网络重在自动化编排和调度,要求运营商做好MANO和OSS协同,适应新管理运维模式,打造新型运维流程。
SD-WAN成抓手
SDN方面,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SDN/NFV大会上,韦乐平表示,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得面向企事业用户的“随选网络”将成为主流运营商的SDN切入点。据悉,在SDN与NFV出现前,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云服务商提供按需随选的计算资源、服务器和存储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电信运营商试图将其应用到电信网,但其复杂性和刚性设计导致网络只适合人工静态资源配置,对动态资源配置的多次尝试都不成功。但SDN与NFV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抓手。AT&T首先抓住机遇,在170个城市提供了业务,去年收入6亿美元,取得初步成功。目前,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意识到其商业价值,明确将其作为业务切入点。
同时,业界认为,SD-WAN将成为未来SDN迈向大网的关键。所谓SD-WAN,即将SDN技术应用到广域网场景中所形成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包括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数据中心。这种服务的典型特征是将特定硬件组成的WAN网络的控制能力通过软件方式“云化” 。据赛特斯柔性网络产品线总监李晏介绍,SD-WAN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低成本。企业专线很贵但是性能很好,SD-WAN则是通过SDN技术实现对广域网上多条共有或私有链路资源的灵活调用,降低企业对专线的依赖。相对于企业专线,SD-WAN价格更低廉,业务开通也更快;二是量体裁衣。企业对流量的匹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SD-WAN可以对广域网的流量区别对待,对企业不同的业务匹配不同的流量;三是安全性高,相比MPLS,SD-WAN安全性更好。四是高效。SD-WAN相比MPLS更加高效,业务开通更快速且成本更低,还可以产生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专线接入的更好选择。
而在NFV方面,由于处理量大、吞吐量要求不高、又面临VoLTE引入机遇,移动核心网的虚拟化将成为NFV的切入点。数据转发面的可编程将推动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NFV的演进趋势,韦乐平认为将包含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初级阶段,NFV将作为实施传统业务的新方法,主要完成将传统基于专用硬件的软件执行环境一对一地转化为基于通用硬件的VM上的专用虚拟化环境;在高级阶段,MFV将作为实施新业务的新方法,包括将VNF分解为微业务乃至单功能VNF后再重新组合、采用容器技术将单个VM切片成更小容器、应用可软件编程的数据模型实现管理系统集成和自动化管理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