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季新苏:私有云、公有云与边缘将开启企业“混合之旅”

原创
服务器 云计算
2018年,“混合IT”似乎已经成为IT行业中使用得最频繁的术语。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合方法来处理IT和数据,其中一些IT工作负载在内部部署数据中心进行管理,而另一些则可以依赖于基于公有云、边缘计算等,通过组合的方式满足企业业务的数字化需求、达成IT目标。

【51CTO.com原创稿件】2018年,“混合IT”似乎已经成为IT行业中使用得最频繁的术语。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合方法来处理IT和数据,其中一些IT工作负载在内部部署数据中心进行管理,而另一些则可以依赖于基于公有云、边缘计算等,通过组合的方式满足企业业务的数字化需求、达成IT目标。

针对这一发展趋势,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解读了私有云、公有云及边缘计算在支撑企业业务数字化过程中的挑战和趋势。

[[255561]]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Kevin Ji)

企业正在踏上“混合之旅”

当前,IT不仅仅意味着企业上云之旅。数字化业务中日益增长的需求、技术的发展及新的运营模型正在使得企业转向“混合之旅”,即:将基础架构从数据中心扩展至云,进而扩展至智能边缘。

季新苏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旅程,比原来想像的“单纯地使用基于分布式的云计算技术”要复杂很多。这个旅程不仅是对基础设施的升级,也是对整体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的升级和业务交付模式的升级。企业业务未来在什么平台能够得到较大价值,正是取决于CIO、架构师和业务部门自身的“功力”。

因此,整体基础设施不只是多了一个平台,也增加了复杂度。平台的复杂程度,正是由数字化业务所驱动的。而数字化转型并不只是IT驱动,更多是业务驱动。

在数字化业务转型过程中,企业往往遇到两大挑战:快速敏捷的交付能力及对于业务场景变化的感知。这也催生了企业从原来的固定资产性采购方式,转变成以“云”为代表的服务费用性采购。

正是基于以上变化,未来数据中心不再是传统的物理地点,而是转变为服务的组合。传统的数据中心以追求效率、可定制化为主,而“云”是以服务快速迭代和创新为主。“端(Edge)”的目标则是实时的呼叫或感知。这三者从整体上构成了支撑企业业务的数字化平台。

解读私有云的两大类型

Gartner预测,到2021年,只有不到30%的中国私有云项目,能够达到其预期的业务价值。季新苏表示,挑战在于私有云的复杂度可能大大超出预期,从而很难在生产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也很难兑现对于业务的承诺。

季新苏介绍,私有云可分为Cloud-Inspired和True Cloud两类。

Cloud-Inspired,是以稳定性为主的私有云,目前是全球85%客户的选择。Cloud-Inspired可以理解为高级虚拟化,也就是“虚拟化+自动化”,适合大部分的传统应用。对于企业来讲,成本和IT效率能够得到很大的体现,且因为复杂性不高,所以稳定性也有保证。

True Cloud,即构建类公有云的私有云,目前是全球15%客户的选择。其最主要的用户来源于互联网行业,能够满足其敏捷、快速交付、快速迭代的需求。这部分用户想要拥有公有云的能力,但又很难真正使用到公有云,因此选择这种方式来应对未知的需求。

不过,Gartner预计,由于难度较大,到2022年,75%的类公有云的私有云项目将会被放弃。季新苏表示,未来的私有云可能更多的是刚刚够用的私有云服务(just-enough private cloud)。

企业上公有云的四大诉求

根据Gartner数据,从全球来看,当前,6%的企业IT预算用于公有云,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会上涨到15%-20%。目前,全球70%的企业已经开始或多或少地使用公有云,包括IaaS、SaaS和PaaS。

至于企业会在什么时候使用公有云?季新苏表示,企业上公有云存在四大场景:

其一,对于SaaS来说,如果是短期需求,而且要求进入门槛较低,那么完全可以用公有云来替代。

其二,如果企业应用需要高可靠性,也有可能会考虑到公有云。因为公有云的出现让企业传统的设备采购变为了直接租用服务,可以实现快速迭代、快速交付。

其三,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运营效率相对不高或者正在面临安全挑战,也可能会用到公有云。一些企业会直接利用云服务屏蔽网络攻击,这也正是很多国外企业“上云”的诉求。

最后,如果企业需要快速整合、快速迭代,公有云也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整合空间。

边缘计算落地存四大挑战

针对当下炙手可热的边缘计算领域,季新苏认为,“端(Edge)”是“云”的扩展,让用户能够实现更多的感知。Gartner在2019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中,提到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也是利用传感器,以数字化方式再现真实的实体或系统。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互联传感器与端点将多达超过200亿,数字孪生将服务于数十亿个物件。

季新苏进一步强调,“端”并不是为了替代云,“端”和“云”未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端’主要用于数据的侦测、感知、收集,而‘云’则用于数据的分析、挖掘,两者所需的能力完全不一样。”

具体到落地,季新苏表示,推动边缘计算应用主要有五个因素:首先,网络数据带宽越来越便宜;其次,延时降低;第三,网络布局将会越来越密切;第四,隐私和安全开始越发重要,企业需要确保能够满足合规的要求;第五,“竖井式”的模式将会被打破,越来越需要横向打通。

季新苏同时指出,在边缘计算落地过程中,企业不应忽视以下四大挑战:

  • 成本:Edge本身是基于规模效应,但是规模效应和带宽成本是一个悖论。随着传感器越来越多,带宽也将会急剧增长,因此其带来的价值能否大于成本还需要进一步衡量。
  • 延迟:如果计算机a向半个地球外的计算机b发出一个请求,在b能做出反应前,巨大的延迟让a已经认为b的服务不可用了。
  • 法规:合规法律的尚未建立将会成为边缘计算发展的掣肘。
  • 墨菲法则:传感器越来越多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但是传感器本身也会出错,存在“误码率”。

Gartner预测,领先市场中数字化转型后的企业50%的数据将不在企业内部生成、处理。同时,50%的大型IT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地在项目中引入边缘计算的概念。

“混合IT”将成为未来趋势

未来,企业将向“混合IT”发展,而不仅仅是“混合云”。季新苏表示,混合IT包括了传统IT、云、“端”,而云又包含了私有云和公有云。私有云未来将会越来越倾向于提高效率,而创新和敏捷将会纳入到公有云之中。他进一步表示,从国外的发展倾向来看,模块化、同质化、商品化的部分会放到私有云,而区分度、创新力、数字化渠道则会放到公有云。

从IT的组织架构来看,未来将更以服务为主,而非以技术为主,也将更贴近业务。因此,未来IT将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企业如何应用好这些IT能力实现业务价值,是摆在当前CIO面前挑战。这其中转型较大的挑战则来源于观念和文化,企业需要开始以业务价值来考评CIO。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季新苏表示,在未来的基础设施中,75%还是传统的网络、存储、计算资源等基础设施,但在此之上将会出现一个平台层。现在,“基础设施即代码”也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被包装成API和平台,可以实现快速迭代、快速交付、自动化部署,而让业务不会感知到基础设施的延时。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责任编辑:Barry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19-01-31 17:24:12

私有云公有云边缘计算

2018-05-16 13:35:31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011-11-08 09:08:51

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

2018-02-28 15:41:32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012-02-15 09:17:23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014-02-25 09:29:24

云洗白公有云私有云

2022-01-13 07:46:49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019-10-28 11:11:33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017-11-22 14:02:32

云计算公有云混合云

2017-12-26 10:03:55

公有云私有云云灾备

2012-08-07 08:52:53

私有云公有云云计算

2017-11-23 11:55:00

云计算信息化

2011-11-10 16:20:21

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

2018-09-19 13:56:46

2013-08-13 09:18:29

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

2021-02-26 22:52:48

云计算公有云私有云

2012-05-11 10:19:17

公有云私有云CIO

2021-11-01 13:10:48

私有云混合云行业云

2016-11-14 09:47:13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019-09-11 10:01:22

私有云Gartner公有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