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芯片企业10年并购盘点

服务器 芯片
半导体产业从系统公司脱离之后,IDM模式就迅速成为半导体厂商主流的发展模式,虽然后来由于轻资产和风险分摊等因素又出现了Fabless、Foundry以及Fablite(介于IDM和Fabless之间),但是IDM模式一直沿用至今,比如业者和分析师都认为当前的中国半导体想要强大进入IDM模式是大势所趋。

半导体产业从系统公司脱离之后,IDM模式就迅速成为半导体厂商主流的发展模式,虽然后来由于轻资产和风险分摊等因素又出现了Fabless、Foundry以及Fablite(介于IDM和Fabless之间),但是IDM模式一直沿用至今,比如业者和分析师都认为当前的中国半导体想要强大进入IDM模式是大势所趋。从半导体整个产业链来看,更靠近应用市场的IDM和Fabless厂商是当前半导体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先锋,IDM和Fabless厂商在产品创新研发和工艺研发等方面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对于IDM厂商而言,每精进一代产线技术都需要巨额的投资,8英寸产线差不多要8亿美元,12英寸产线更是超过了10亿美金;对于Fabless厂商而言,设计和掩模费用也是高昂的。这样的大背景下,IDM和Fabless厂商需要占领大份额的市场来保证自己的出货量,进而实现产品利润对研发费用的均摊。

因此,保证市场高占比对于IDM和Fabless厂商来说极为重要,可以说是他们强者恒强的根本所在。IDM和Fabless厂商在方面的“刚需”也促成了今天半导体产业寡头林立的局面,采用的手段一个是低价击穿市场,另一个就是并购。今天,我们就从并购这条线看看过去10年半导体前10大IDM和Fabless厂商(2017年排名)是如何运作的。

 

2017年全球前10大半导体IDM及Fabless厂商 

固执的“疯子”——三星

准确地说,三星在半导体产业取得了今天的成绩靠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并购,而是固执且疯狂的投资,三星的策略就是用钱砸死别人或者被别人用钱砸死。不过,当追溯三星半导体源头的时候,你会发展依然存在并购的影子。

[[255942]] 

1974年,李健熙在政策和舆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资金买下韩国半导体公司,专注的业务就是今天让三星赚翻了的存储业务,此后无数次高风险加码最终取得行业第一的位置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不过,在过往的十年,三星在半导体产业靠的是投资、研发和坚持,而并不是并购。 

酷爱新兴科技的英特尔

英特尔除了坚持做自己擅长的CPU以外,这些年也在通过并购的方式试水各个前沿的领域,让自己在保持创新的同时也保证了和前沿科技“零距离”,英特尔对外的并购案例无不在彰显这一特点。

[[255943]] 

2010年,英特尔斥资76.8亿美元收购了安全软件巨头McAfee,增强了自己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实力,也为英特尔进入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样是在2010年,英特尔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英飞凌的移动芯片业务。在当时刚兴起的移动智能时代,个人平板电脑是一个强力增长点,另一个就是智能手机,显然英特尔并不想错过当时的机遇。

2015年,英特尔花费167亿美元收购FPGA生产商Altera。这起并购首先是为了扩充英特尔的产品线,其次对CPU和FPGA业务完成进一步的整合,提高英特尔工厂的利用率。再有,这也是英特尔对于物联网市场的进一步布局,物联网数据大、细化严重的特点需要FPGA的灵活性。

2017年,英特尔以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此前运营了19年的Mobileye对于自动驾驶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当时ADAS市场竞争者寥寥,英特尔还未涉及汽车自动驾驶领域。通过Mobileye在ADAS算法和硬件上的核心优势,英特尔得以迅速打入这个市场。

2018年,英特尔宣布收购一家eASIC。这家公司专注的是结构化ASIC,介于FPGA和ASIC之间。英特尔自2015年一直在其定制Xeons中使用eASIC技术,收购eASIC能够进一步加强这部分的技术布局。

总体来看,英特尔并购的原则一个是注重增强原有的业务实力,另一个关注点就是新兴科技。 

屡败屡战的海力士

海力士在过往的十年中随着内存价格和需求走势起起伏伏,但是在2017年凭借存储产品历史性的高价和高需求,海力士成为2017年半导体产业IDM及Fabless厂商中的第三名。

[[255944]] 

我们今天讲到的海力士其实全名应该是SK海力士。2012年02月韩国第三大财阀SK集团入主海力士,此后更名为SK海力士。此后的SK海力士也一直在寻求以收购的方式来继续扩充自己在存储产业的影响,不过这些收购也是屡屡失败。

2012年,在被三星打败之后,日本DRAM内存芯片厂商尔必达申请了破产重组。SK海力士是唯一公开表示对收购尔必达有兴趣的厂商,不过最终放弃了,原因并没有纰漏。有趣的是,消息出来后SK海力士股价大涨6.1%。

2016年11月,SK海力士宣布计划收购Microsemi,最终依然没有成功。2018年Microchip和Microsemi宣布达成约83.5亿美元现金收购的收购方案。

还记得卖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的东芝芯片业务吗?在竞标过程中,SK海力士可以算是海外势力里面最积极的一个,公司和媒体层面多次传出消息。不过最终还是贝恩资本领导的财团完成了对于东芝芯片业务的收购。

未来,相信SK海力士还是对收购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靠投资是拼不过三星的,并购不失为一种捷径。 

有的放矢的美光

2018年的9月份,美光发布了自己2018财年的财报,数据显示整个2018财年美光营收达到了303.91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净利润1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创历年新高。作为三大存储厂商之一,美光现在依然享受着内存高利润带来的福利。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美光也是在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有的放矢的进行并购。

[[255945]] 

2012年7月,美光收购尔必达。此尔必达就是那个被SK海力士放弃的尔必达。其实,尔必达并不是一无是处,占当时全球内存市场12%的尔必达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定然能给美光带来帮助。

2015年12月,美光宣布收购华亚科。华亚科是美光DRAM的主要代工厂,交易完成后华亚科成为美光全资子公司,让美光在DRAM业务完成了进一步的整合。

2018年10月份,美光宣布收购与英特尔十多年前组建的IM Flash Technologies中英特尔持有的股份,交易金额为15亿美元。美光总裁兼CEO桑杰·梅赫罗特拉表示,美光对IM Flash的收购表明美光对3-D Xpoint技术和其他新兴存储技术很有信心。 

上个十年的宠儿——高通

半导体历史上两起最重磅的收购绯闻中高通都是主角,不管是高通计划收购恩智浦,还是博通计划收购高通,都让人感叹其收购想法的疯狂。高通是过去十年移动智能终端时代领跑者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十年里,高通的骁龙处理器在安卓手机市场大放异彩,创新速度长时间领跑。而在高通芯片里面有一个部件就是来自于收购,它就是Adreno GPU 。

[[255946]] 

2009年,高通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AMD的移动设备资产,取得了AMD的矢量绘图与3D绘图技术相关知识产权,不用再向AMD缴纳技术授权费用。此后,高通结合AMD的手机图形技术进一步开发出了自家的“Adreno”图形处理器,也就是Adreno GPU。

2011年3月,高通以32亿美元收购了Wi-Fi无线芯片供应商Atheros。这起收购让高通加大了在Wi-Fi市场的份额,也加剧了高通和博通之间的竞争。

2014年10月,高通花费25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芯片厂商CSR公司。收购的回报正如高通当时声明里面提到的,CSR在蓝牙、“蓝牙智能”和音频处理芯片领域拥有技术领导地位,收购CSR稳固了高通的市场地位,扩大了高通物联网芯片业务,包括便携音频设备、车载系统以及穿戴设备。 

半导体“巨鳄”——博通

谈到半导体收购,博通一定可以算作是最活跃的厂商之一,不管是此前的Avago,还是今天的新博通,很多人都吐槽,博通的领导者就不是搞高科技的,完全就是搞资本运作的。不管怎么说,博通今天的成绩是被认可的,而且博通的并购之路还将继续。当然,也有可能是被并购。

[[255947]] 

2011年9月,原来的博通以37亿美元收购了NetLogic Microsystems。通过此次收购,博通丰富了自己的产品阵容,增加了包括基于知识的处理器、多核心嵌入式处理器、数字前端处理器等。

2013年12月,对原博通发起收购的Avago以66亿美元收购LSI。此次收购帮助Avago加强了在企业存储市场的地位,并扩大其产品整容。

2015年5月,Avago以370亿美元并购博通,组成了现在的新博通。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是Avago以小吃大并购的行为。对于Avago来说,最重要的好处就在于取得了博通的无线芯片产品组合。同时,也帮博通稳固了其在Wi-Fi、蓝牙与NFC领域领袖的地位。

2018年11月,新博通完成对CA的收购,标的价格为198亿美元。CA是一家大型机软件供应商,与数百家中型企业和企业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购完成后,CA老将Greg Lotko和Ashok Reddy也转移到博通担任SVP和大型机部门总经理以及企业软件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拓璞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博通在整体财务表现能取得的成绩,除了该公司在通讯基础建设与企业IT设备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外,其实有很大程度是来自该公司不断采取收购芯片供应商的作法。未来,为了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好感,博通的并购还将继续,且会越来越疯狂。 

稳坐模拟龙头的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是全球10大半导体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模拟电路技术部件制造商。在模拟器件领域,德州仪器牢牢占据着模拟IC市场的大半壁江山。除了提供模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微处理器半导体以外,德州仪器还致力于汽车及工业设备芯片的研发生产。业者都认为,德州仪器通过一起并购就在模拟市场一劳永逸了,说的就是德州仪器并购国家半导体(NS)。

[[255948]] 

2011年4月,德州仪器以约65亿美元并购国家半导体。收购国家半导体之前,虽然德州仪器是模拟IC老大,但是份额的提升艰难。收购国家半导体后,德州仪器在通用模拟器件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到17%左右,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2016年8月,德州仪器并购低功耗、短距离无线RF收发器IC领域的领先设计公司Chipcon。德州仪器在声明中表示,Chipcon 在 RF收发器及SoC芯片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德州仪器高级模拟硅芯片技术和系统经验相结合,将会显著增强德州仪器的实力,为客户在消费类电子、家庭和楼宇自动化等应用领域提供全面的短距离无线解决方案。 

卖卖卖的东芝

别人都是买买买,然后市场份额做大,东芝可能是曾经做大过,现在开始了卖卖卖的节奏。东芝是一家拥有超过140年悠久历史的公司,是工业界的巨头,更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厂商,无奈运营不善走向了没落。

[[255949]] 

现在,关于东芝的新闻多数都是东芝在卖产业,卖芯片业务给贝恩资本领导的财团;卖白电业务给美的;卖掉美国的LNG项目给新奥股份等等。

现在的东芝已经成为一家中庸的中型企业,不知道未来能否复兴。 

起起伏伏的英伟达

英伟达现在的定位是人工智能计算公司,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其GPU出色的运算能力。目前英伟达和AMD都专注于GPU的设计,将显卡的制作给通路、AIC和AIB显卡制造商。对于英伟达和AMD来说这样做明显利润率更高。根据调研机构JPR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GPU总出货量的数据显示,英伟达的市场占比为17%,领先AMD 4个百分点,依然大幅度落后英特尔。由于加密货币市场不景气,英伟达当前正陷入库存麻烦中,股价也是一路走低,相较于高位时期的股价现在近乎腰斩,可谓是大起大落。近几年,英伟达在并购市场并不活跃,从公开声明看较近的一次也是2012年了,更早的一次是2011年了。

[[255950]] 

2011年6月,英伟达用3.67亿美元现金完成了对Icera的收购。Icera在顶级性能无线调制解调器领域中是一家领先的创新企业,其产品用于3G以及4G手机与平板电脑。英伟达当时表示,随着Icera的加盟,英伟达能够提供两款用于智能手机的主处理器,分别是Tegra 超级芯片这款应用处理器以及基于Icera技术的基带处理器。这次收购扩充了英伟达的产品线。

2012年5月,合作Intellectual Ventures共同收购无线专利资产算是近些年来英伟达为数不多的收购案例中的另一起。这起收购案中,两家公司共同收购了 IPWireless 开发和持有的500 项已颁发和申请中的专利,其中包括 LTE、LTE-Advanced 以及 3G/4G 技术中的基本概念。英伟达当时表示,这次投资不但让英伟达能够高效地利用重要的发明和开发标准所必不可少的专利,而且还在打造活跃的发明市场这方面增强了英伟达的领导地位。 

一购成名的恩智浦

提到恩智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汽车半导体,其实恩智浦在智能识别、无线基础设施、照明、工业、移动、消费和计算等领域都有产品涉猎。不过,恩智浦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确实是最强的,截止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示,恩智浦以14%的市占率排名世界第一,超过第二名英飞凌3.3个百分点。恩智浦能够拥有今天的市场地位,并购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显著的,尤其是其成功收购飞思卡尔的案例,可谓是一购成名。

[[255951]] 

2015年3月,恩智浦以118亿美元收购飞思卡尔。飞思卡尔由原摩托罗拉半导体产品分部的运营资产和负债组成,是一家从事微控制器与数字网络处理器生产和研发的公司。此外,该公司还向客户提供与其嵌入式处理器互补的差异化半导体产品组合。两家公司合并造就了一个在MCU、混合信号和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等领域的世界顶级供应商

2015年3月,恩智浦宣布收购Athena SCS。Athena SCS是一家致力于保护快速发展的互联世界安全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此次收购增强了恩智浦面向物联网、便携式和可穿戴以及汽车等众多应用领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的实力。

2018年9月,恩智浦收购OmniPHY。OmniPHY的专业技术包括汽车以太网,这种技术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所需的快速数据传输。恩智浦表示,通过将OmniPHY的先进高速传输技术与恩智浦在车载网络领域的领先产品组合及丰富经验相结合,恩智浦将在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新一代数据传输解决方案方面处于独领先位。 

后记

通过汇总我们发现,并购在半导体厂商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能像三星一样拿大把大把的钱去亏损等待市场机会,也不是每一个厂商的掌门人都有李健熙这样的执着和魄力。并购确实是半导体产业内扩大市场、丰富产品线、增强技术的一条捷径。

对于中国半导体厂商而言,当前的国际形势并不利于国产半导体厂商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但内部整合也是一种并购方式。杭州士兰微、紫光集团和天津中环半导体等厂商已经开始在走IDM的模式,面对IDM模式高昂的研发成本和高风险,以及半导体产业强者恒强的定律,我们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逐个环节击破。在半导体产业,创业孵化很重要,有规模后同类合并同样重要。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相关推荐

2023-01-04 09:48:45

2022-04-21 10:23:37

IT并购企业

2020-12-07 13:29:45

AI芯片初创公司人工智能

2021-10-20 10:04:12

云计算云计算环境云应用

2022-11-03 10:37:18

网络安全并购交易

2013-09-09 10:53:45

2019-10-14 15:19:56

AI 数据人工智能

2020-12-18 10:31:15

云计算并购技术

2013-12-27 10:52:19

苹果并购创新

2021-09-22 13:53:45

网络安全安全交易

2018-12-05 09:17:38

存储初创企业虚拟机

2019-12-05 12:33:55

网络初创公司网络边缘

2011-11-24 08:58:17

云计算

2015-10-09 10:30:38

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

2022-08-10 06:25:00

UEBA数据泄露• 网络安全

2022-03-28 11:41:21

物联网物联网市场智能电网

2021-02-09 21:28:16

AI人工智能AI芯片

2020-02-16 20:17:34

网络安全并购交易收购

2016-12-12 15:59:18

半导体 芯片

2019-07-12 12:54:28

5G智慧城市科技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