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里有多少服务器采用的是英特尔平台?”
“全部”,张工憨厚的笑着说。
上面这一幕发生在江苏宿迁的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在这里,我们开启了2019年数字中国万里行华东区的序幕。这次我们参观的京东华东数据中心整体由4个规模相当的云数据中心模块和1栋综合大楼组成,总建筑面积55328平方米,每个模块建筑面积12332平方米。目前该数据中心共有两个模组投入运营,拥有30万台以上服务器的运营能力。未来,京东云还计划在这里建设二期乃至三期工程,“打造互联网数据中心”。
“我们遵循的是T3+/T4标准,部分项目达到了T4”,张工介绍到。所谓的T3或者T4主要是依据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的划分,包括了运维、电气、建筑和机械4大部分。目前国内所提供的数据中心服务以IDC为主,从级别上多为T2或者T3级水平,两者的差距除了表现在配电和制冷能力水平上之外,更重要的是T3级别的数据中心对于计划外的停机时间要求更高,年平均故障时间限定在1.6小时以内;而到了T4级别,这个时间更是缩短到了0.4小时。”除了故障时间之外,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同样是我们评价数据中心水准的一大指标。一般来说,PUE代表了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与IT设备能耗的比值,越接近1表明能效越高。按照Uptime Institute发布的《2018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为1.58,而本次我们造访的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可以将年平均PUE值控制在1.3左右,相对传统数据中心来说有了明显提升。
这种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水冷散热系统。如今许多数据中心都有类似的方式,但是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的优势则在于其所在的宿迁骆马湖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更加之京杭大运河与洪泽湖的“地利”优势,让水冷散热成为节能增效方式。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至强可扩展平台的全面采用。据负责数据中心日常运维的张工介绍,目前京东云采用的大部分计算平台都基于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同时在存储上也采用了至强傲腾Opante产品进行加速,这样的配置相对于那些老旧的数据中心来说更为节能,同时也让京东云的能耗降低30%,性能提升70%。
并非只有京东云一家采用至强可扩展平台,事实上如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已经升到了全新的至强产品,除京东外,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许多公司都与英特尔有着紧密的合作,而英特尔的产品也被应用于这些品牌的数据中心当中,进而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多人或许还记得2019年春节抢红包时的场景,当时全国人民齐欢腾,红包抢得不亦乐乎。但是你可曾想过,这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造成的流量压力又有多大呢?来自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春晚的全球观众互动次数达到208亿次,春晚数据流量为每秒峰值5000万次,每分钟峰值10亿次,这个数字甚至比双十一购物节还要恐怖。而就是这样的压力,百度却是泰然处之,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强大的运维技术能力,更让我们有兴趣了解到这背后用于支撑的的IT基础设施。
与刘强东选择在老家宿迁建设自家数据中心相似,百度的数据中心也落户在李彦宏的家乡山西阳泉。这个命名为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的园区占地约360亩地,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括8个高标准模组,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28万台,目前已上线服务器超过15万台,采用了百度400多项数据中心、网络及服务器专利技术。
除了数量庞大的服务器之外,在这里你还能看到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这个今年4月发布的全新一代产品相比上一代来说在性能上更为出色,能效表现上更好,同时搭配英特尔傲腾Optane DC存储和全套的数据中心精选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更高效能、更低能耗和更为广阔的生态系统。尤其对于百度来说,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系列所具备的AI特性,更可以适合它拥抱智能时代。
众所周知,百度在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百度拥有的多个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数十万台服务器、超大规模GPU集群,通过网络高速互联构成了强大的算力平台,定义了AI时代的基础设施标准,并为百度AI技术多年积累和业务实践的集大成——百度大脑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平台。而算力平台之上的百度大脑,则为百度的AI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算法和数据支持。
从个人手机中的百度地图到家庭应用的小度音箱再到不断成熟的百度无人车等等应用,都属于百度大脑的一份子,而英特尔恰恰为百度大脑提供了最核心的算例部分。或者我们可以说,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成为了百度大脑的“大脑”,也真正成为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
当然,人工智能并非是百度一家的专利,包括刚刚我们提到的京东等许多互联网企业都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掌握了人工智能,也就掌握了未来时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各大企业都看得很清楚,也都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力布局,腾讯同样是其中的佼佼者。
微信是腾讯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大家每天生活都离不开的手机APP。许多人都用微信发送语音或者聊天,但是你可曾知道,微信语音背后恰恰是得益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支持——通过长短期内存(LSTM)模型的优化,英特尔帮助微信将语音识别性能提高了16倍,并使腾讯能够在其工作负载上获得AI的全部性能,同时语音识别帮助增强了微信用户界面,并将用户语音转换为文本以实现免提输入。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数据中心当中。
去年数字中国万里行的第一站,我们探寻了腾讯位于天津滨海地区的数据中心,它不仅是腾讯自建的大型数据中心,总服务器拥有数量超过了10万台。而此次万里行活动期间,我们还探寻了正在施工建设中的腾讯重庆计算数据中心,它也是中西部地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
就规模来说,腾讯重庆计算数据中心是继天津、上海、深汕合作区三地之后的第四个自建大型数据中心集群,也是采用腾讯针对第三代TMDC3.0以及第四代T-block技术设计的全新数据中心,承担着西南地区重要的节点作用。该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约为25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设计容纳约16000个机柜。该项目一期总投资达30亿元人民币。
一直以来,腾讯都非常注重数据中心的建设,也从6个维度总结出核心设计理念——智能化、模块化、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绿色环保。这六大理念涵盖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无论是基础建设部分的“风火水电”还是更上一层IT基础设施的部署、运维与管理,都可以依据这些理念来实现。而这其中,英特尔也承担了与性能、节能相关的重要部分。
目前,腾讯的多家数据中心都构建在开放的英特尔架构之上,通过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理念来承载,即使是金融云也不例外。其实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金融行业更看重开放架构的价值,因为金融行业传统的单机数据库加集中存储方案已无法满足海量访问对扩展能力的要求,选择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只能一时缓解业务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并会造成更大的成本负担。
在数字中国万里行活动中我们看到,为了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上实现高性能和数据的强一致性,腾讯对计算、网络和存储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充分利用了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进行计算加加高频、多核、多线程的优势,均能充分转化为TDSQL处理速度的提升,尤其是借助于英特尔高级矢量扩展512(英特尔AVX-512)技术输出的强大并行计算能力,为分布式数据库的任务处理提供更佳的支持,让用户能以更低的延时访问数据。
而在互联端,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搭配英特尔Omni-Path架构,也能帮助TDSQL数据库系统在内部构建端到端的高带宽、低延迟数据通道,大大缓解高并发数据处理带来的压力。傲腾Opante固态盘更是各种云数据库服务的标配存储介质,基于3D XPoint和3D TLC NAND的它们可以满足从高到低的存储需求,为性能提升增添动力。
据悉,在采用了英特尔至强可扩展产品家族之后,腾讯数据中心的性能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在H.265/HEVC视频转码单任务延迟性能上相比之前提升200%,全吞吐量条件下性能提升约150%。而借助于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软件调优方案,优化后的FFmpeg性能最高可提升50-60%,也符合腾讯的预期。
京东、百度、腾讯,这些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已经在自家率先采用了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家族产品,从计算到存储再到网络实现了全面部署,借助于英特尔的软件优化平台,实现了全新的跨越与升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它们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的积累使得这些应用变得游刃有余,也切实推动了自身业务的优化与提升。
那么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时代,如何能够实现数据中心的升级呢?对此,英特尔也提供了相关措施。今年6月,英特尔携手南大通用GBASE、平凯星辰PingCAP、青云QingCloud、星辰天合XSKY、易捷行云EasyStack联合推出5款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
这些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数据中心固态盘、英特尔以太网等产品架构上开发而成,通过预先配置的硬件和软件,能够给客户带来更优的系统性能、更强的系统稳定性、更快的部署时间和更优异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可针对政府、电信、金融、交通、教育等行业中广泛的工作负载提供优化。
正如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行业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经理梁雅莉女士在发布会上提到的那样——“数据的爆发以及新兴技术趋势的发展正显著加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运行压力,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的推出为客户提供了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的更多选择,英特尔将持续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帮助客户更轻松、经济地建立面向未来的高效数据中心,与产业一道共推数字化转型。”
从数据中心到数字化转型,英特尔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智能时代。如今,英特尔所销售的不再是单一的硬件产品,而是包括计算、存储、网络、软件、平台等等一体化的,覆盖了用户从部署到运维的“全家桶”型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推动客户业务腾飞,迈向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