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主旋律,尤其是在疫情的推动之下,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启了数字化之旅。不过,面对诸多的新技术、新应用,很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踩过很多坑却仍旧不知所措。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希望通过自身的数字变革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样板。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谌平在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知如何去规划、去实施等问题,新华三集团旨在帮助用户面向具体的业务场景探索成熟技术的应用落地,帮助他们一步步实现数字化变革,为企业持续性健康发展带来显著受益,这就是新华三数字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从数字化基础到数字化变革,看企业的创新进阶
新华三集团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分成了数字化基础、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变革三个阶段。
数字化基础是通过各种软硬件把业务和系统连接在一起,是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也是数字化最基础的工作。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传统企业的管理效率,也是大部分工作从线下转变到线上的过程。提到数字变革,谌平则表示,新华三提出的“数字化变革”概念,强调的是“变革”,是希望通过数字化空间、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组织的变革,激发企业管理数字化创新能力,助推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的智慧升级。
“三个阶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且中间还会有混合地带,甚至有些时候可以同时做相同的事情。” 谌平告诉记者,有一些业务领域数字化基础能力比较弱,还在建设数字化基础能力,有一些数据质量比较高、做得比较成熟的企业,就可以同步去考虑数字化转型的工作。
谌平同时强调,虽然目前有些企业已经走到了数字化变革的阶段,但整体来看,大部分的企业都处于数字化进程的前两个阶段。
谌平认为,无论是数字化变革,还是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是大包大揽。所以就投资而言,能够快速让业务看到收益,甚至在小投入的情况下看到收益,才能提振企业对数字化变革的信心,能够更好地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并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基于新华三数字化变革实践的建议。
以数字大脑为技术底座,加速行业转型与变革
随着企业的数据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多,系统也越来越多,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拉通会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除此之外,散落于各处的数据无法进行整体分析,也没有办法实现业务的整体监控,无法更高效地进行协同联动。基于此,新华三提出建立全面的“数字大脑”,通过“一网统管”的方式把新华三所有的业务连接起来,实现所有业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数字大脑”是新华三“云智原生”技术战略与能力的关键承载,也是各个业务系统的技术底座,它以强大的支撑能力促使各类组织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加速推进行业转型与变革。
据介绍,新华三“数字大脑”具有以下三个核心能力:
一是拉通所有数据。所有业务数据在“数字大脑”中能够得到及时刷新,能够自上而下实现口径和维度的统一。
二是实现数据统一分析及服务。数据管理层提供决策价值舱,让管理层更加方便看到企业管理情况,同时面向中层提供各类管理工具,让管理者看到其所经营管理业务单位的情况,更好地支持决策。同时,“数字大脑”还提供数据门户功能,让每一名企业员工随时到数据门户上查找所需要的数据,让每个人都成为数据分析师,以此来提高公司整体数字化效率。
三是实现全域精准的业务管理。借助“数字大脑”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业务监控能力,对各种业务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业务中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并及时发起预警,更好地规范业务,让业务得到稳定健康的运行。
谌平表示,新华三“数字大脑”的建立,一是帮助企业综合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探索和找寻企业发展的方向、增强了市场敏感度;二是形成了业务模型评价标准,实现了自动预警,并能快速定位问题,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以上两点,就是新华三“数字大脑”的蓝图目标。
构建“数字工厂”先行案例,树立行业数字化变革标杆
为了打造数字化变革新标杆案例,新华三集团在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建立起全链条、高效协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性制造模式。在这个先行先试的“数字工厂”里,新华三通过智能计划调度、智能物流管理、智能生产管理、智能设备管理、智能质量管理等五大核心建设内容,推动制造流程的重塑和变革,让柔性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制造模式成为可能。
据了解,紫光股份智能工厂通过智能计划调度系统,工厂在插单、急单多,物料不足、供应商调货响应不及时的情况下,紫光股份智能工厂通过生产全流程协同提升急单满足率50%。借助智能物流管理,紫光股份智能工厂通过物料出库热度分析,智能规划仓库储位,提升物料出入库速度20%。实时智能调度AGV小车,按照路线分配规则自动分流发运物料至对应暂存区域,提升整体配送效率50%。
在智能生产管理方面,紫光股份智能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整体加工自动化率达到88%,居业界第一。同时,通过智能设备管理,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实现全厂所有设备互联可视,实时监测分析设备数据,主动预警设备异常,最终满足柔性制造要求将产品换线时间压缩在3分钟以内,缩短订单交付周期65%。此外,借助智能质量管理,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建立多维智能分析模型,实时调整质量管控策略,实现全流程质量数据可视,采用SPI/AOI智能复判技术降低了70%的误判率,减少了67%的检验人员。
正是依托数字化变革,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凭借在数字工厂领域的领先探索和实践成效,入选IDC数字工厂第一梯队,以数据驱动型的智能运营管理,赋能工业企业从“数字化转型”到“数字化运营”。
采访最后,谌平告诉记者,新华三未来会继续深化数字化变革。通过自身实践形成的“1335”数字化愿景,即1个H3C数字大脑实现生产经营的决策与预测、3个门户统一数字化交互窗口、3类体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和效率、5大能力平台助推业务模式创新升级,新华三将推进数字化变革路线的持续迭代,以达到对外以客户为中心,驱动业务增长,对内以效率为中心,赋能管理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