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从ChatGPT到Sora,从DeepSeek到多模态应用落地,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对算力基础设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3年我国算力总规模突破230 EFLOPS,智能算力增速超70%,存储容量达1200EB,且2025年目标值提升至1800EB。为此,算力基础设施的高效化、现代化、绿色化与安全化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作为全球科技领军企业,戴尔科技以“解耦架构”理念为核心,通过新一代服务器、存储产品及数据保护方案的全面升级,为智算时代的数据中心构建了坚实底座。在2025年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多位高管围绕智算时代如何构建更为强大的现代化智算中心,详细介绍了戴尔科技的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从“通算”到“智算”的跨越,解耦架构引领智算数据中心演进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陈洁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陈洁指出,当前企业数智转型面临三大核心矛盾:一是技术适配困境,通用算力架构难以满足实时推理等高密度需求;二是数据管理瓶颈,非结构化数据激增,存储性能与成本效率难以平衡;三是绿色及安全焦虑,数据中心能耗与碳排放压力陡增,勒索软件攻击威胁加剧。
她指出,数智时代应用的迅猛发展正驱动全行业向现代化、安全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而传统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的演进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戴尔科技也将立足于这一变革,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前沿、综合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级市场的实践数据显示,每年平均23个现代化POC(概念验证)尝试中仅3个成功落地,这之中仅有62%达到预期价值。究其原因,陈洁总结为“架构支撑不足、算力ROI失衡、人才及工具缺失”三方面。为此,戴尔科技重构了基础设施逻辑,从传统的“三层架构”演变为“解耦架构”。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 刘凯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刘凯回顾了数据中心架构的演进历程:从传统“计算-存储-网络”分层模式,到超融合架构(HCI)的集成化尝试,再到如今“解耦架构”的开放性融合。解耦架构的核心在于“存算分离、统一管理”,既保留硬件选择的灵活性,又通过软件定义实现资源池化与现代化调度。
“解耦架构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开放与效率的再平衡。”刘凯强调。戴尔科技通过AIOps现代化运维能力、开放API接口及零信任安全框架,帮助企业实现异构算力的高效协同。例如,在支持不同品牌GPU、CPU及加速器的混合环境中,戴尔科技的资源调度算法可帮助算力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面对国家要求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下的硬指标,戴尔科技以“算力的尽头是能耗”的洞察作为回应。作为业界首家将设施用水直接引入到服务器托架以冷却CPU的供应商,戴尔科技的液冷技术布局涵盖冷板式、浸没式及混合冷却等多种方案,并积极与业界伙伴共同打造现代化的液冷解决方案。
对于中小型数据中心,戴尔科技通过气流管理和高效风扇方面的创新,突破了空气冷却环境的界限,使成本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满足企业需求,凭借Smart Flow风扇控制技术与高密度设计,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取得绝佳平衡。此外,Dell PowerEdge R570服务器基于英特尔至强6平台,创下英特尔平台每瓦性能新纪录;Dell PowerEdge R770在每个42U机架中空间节省可达80%。
从产品创新到生态协同,赋能企业构建现代化智算中心
在本次发布会上,戴尔科技基于全新的理念和架构,重磅发布了新一代Dell PowerEdge服务器,并带来丰富的存储产品更新以及强大的数据保护方案升级,以“解耦架构”助力企业构建现代化创新的智算数据中心,以此更好地应对传统与现代工作负载并存的多元挑战。
在服务器方面,戴尔科技全新发布的PowerEdge R670 和 R770 服务器适用于对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迭代功能要求极高的微服务等云原生应用,对密度、能效和性能要求严苛的高密度虚拟化场景,并支持超大规模工作负载。PowerEdge R470 和 R570 服务器兼顾高性能与经济性,适用于云规模的 Web、应用和微服务部署,数据服务与中等密度虚拟化,以及横向扩展数据库、软件定义存储(SDS)、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和边缘计算场景等。
此外,全新 PowerEdge 服务器还引入 OCP DC-MHS 架构,以简化部署流程并面向未来的运营需求。该架构通过标准化服务器设计、降低系统复杂性并实现模块化,使服务器能够更轻松地集成至现有架构中,进一步提升客户在部署和扩展方面的灵活性与选择空间。同时,新一代 PowerEdge 服务器还通过增强的 Dell OpenManage 功能及升级版戴尔科技集成远程访问控制器(iDRAC 10),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更强大的安全防护。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核心客户及服务器业务资深总监 席与琛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核心客户及服务器业务资深总监席与琛介绍,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以场景为核心,针对不同的场景推出了多款新一代PowerEdge 服务器,以满足客户在不同环境下处理多样性工作负载的需求。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存储业务总经理 刘志洪
在存储层面,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存储业务总经理刘志洪指出,数据在哪里,数智实力就在哪里。为此,智算时代的数据存储需满足高性能、高并发、弹性扩展与便捷管理四大需求。凭借30余年的深厚技术积淀,戴尔科技同步推出涵盖PowerStore 4.1、PowerScale OneFS 9.11与ObjectScale X560/XF960在内的多项存储更新,充分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的数据存储与管理需求。
据了解,戴尔科技全新PowerStore 4.1在保持PowerStore 4.0数据压缩比5:1更新的基础之上,将文件与块存储全面优化,恢复效率提高4倍;ObjectScale XF960 单节点吞吐量较主要竞争产品最多可提升2倍,系统密度较上一代全闪存设备最多可提升 8 倍,并支持多站点数据治理,助力企业加速创新步伐;ObjectScale 4.0融合全闪与混闪节点,首发ObjectScale X560能够支持包括媒体导入、数据备份与模型训练等关键应用场景;全新PowerScale支持122TB QLC SSD,将最大全闪存容量提升至原来的2倍,在单个2U节点中实现高达6 PBs的高速数据访问。
在非结构化存储领域,PowerScale 基于 OneFS 9.11软件版本,也实现了新的PowerScale 硬件平台升级,显著提升了每 TB 性能,同时增强了数据中心空间利用率,实现性能与经济效益的绝佳平衡,进一步助力客户优化总体拥有成本。
在数据保护方面,戴尔科技进一步帮助行业客户强化网络弹性,通过提升性能、安全性与运营效率,实现更优的成本控制。其中,新推出的PowerProtect DD6410 可为传统与现代工作负载提供高达 91%的更快恢复速度与更强的可扩展性,同时通过业界领先的高达 65 倍的重复数据删除能力,显著提升运营效能。Dell PowerProtect All-Flash Ready Node则是通过 220 TB 容量系统,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全闪数据保护体验,由此实现恢复速度提高逾 61%,功耗降低 36%,占用空间节约达 5 倍。
在数据保护软件方面,戴尔科技的 PPDM 能够帮助行业客户通过异常检测快速识别安全风险,管理 Microsoft Hyper-V 和 Red Hat OpenShift Virtualization 虚拟机备份,并轻松将数据归档至 ObjectScale,以实现数据的长期保留。
戴尔科技集团亚太及大中华区存储产品部总监 范圣俭
戴尔科技集团亚太及大中华区存储产品部总监范圣俭强调,“数据避风港”需兼具速度与安全。戴尔科技发布的全新数据保护更新,进一步帮助行业客户强化网络弹性,并通过提升性能、安全性与运营效率,实现更优的成本控制。
除了新产品的发布,戴尔科技进一步强化生态协同,从硬件到云端的全栈赋能。例如,联合Wasabi推出ObjectScale混合云版本,实现跨云数据无缝迁移;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化诊断、风险预测等场景化方案。
以企业现代化转型为基,助力企业构建“数智免疫力”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智能/生态/网络业务总经理 许良谋
采访过程中,谈到戴尔科技未来的发展规划,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智能/生态/网络业务总经理许良谋表示,未来智算数据中心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异构算力泛在化:GPU、FPGA、ASIC与CPU深度协同;二是存储现代化:EB级数据实时调度成为常态;三是安全零信任化:从硬件到数据的全链路防护。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产品,更是帮助企业构建‘数智免疫力’。”许良谋表示。戴尔科技将继续完善现代化液冷解决方案,并通过AIOps实现数据中心的自治运维。
写在最后:
从“解耦架构”的技术哲学,到液冷服务器的绿色实践,戴尔科技正以全栈能力重新定义智算时代的游戏规则。其产品组合不仅回应了当下企业的迫切需求,更通过开放性设计为未来十年的技术演进预留空间。正如陈洁所言:“智算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人回归创造的本质。”在这场基础设施革命中,戴尔科技已率先铺就了一条通向高效、安全与可持续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