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伟达H20解禁谈国产算力崛起:技术突围与生态重构

原创
服务器 芯片
此次解禁,标志着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售H20芯片,但实际上,美国仅允许库存芯片销售,同时仍然限制Blackwell架构新品进入中国市场。

2025715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宣布,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停售三个月的H20芯片正式恢复对华供应。这一决定距离4月美国全面禁售H20仅过去三个月。彼时,英伟达被迫计提55亿美元减值损失。

反观国产AI芯片,以华为昇腾、摩尔线程、沐曦为代表的国产算力厂商,正以系统级的创新,打破算力垄断,在推理与训练双赛道奋起直追,从技术和生态方面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双重壁垒。

H20解禁背后:技术压制与商业博弈

作为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芯片,H20FP16算力仅148TFLOPS,互连带宽仅为1.7TB/s。因此,H20仅适用于垂类模型推理,无法支撑万亿级大模型训练。

此次解禁,标志着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售H20芯片,但实际上,美国仅允许库存芯片销售,同时仍然限制Blackwell架构新品进入中国市场。这种策略既试图缓解英伟达的业绩压力,又防止中国通过H20积累技术经验。

从产业和供应层面看,中国市场的推理算力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但在生态构建上与英伟达存在差距。因此,H20恢复供应后,短期内会增强中国推理算力的供给,同时加剧市场竞争。

当然,此次英伟达还专为中国设计的RTX Pro GPU,主打智能工厂与物流数字孪生场景,性能符合美国出口限制标准。另有消息称,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市场打造一款名为“B30”的降规版AI芯片。这款芯片将首次支持多GPU扩展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连接多组芯片构建更高性能的计算集群。B30预计将采用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架构,搭配GDDR7显存,而非高频宽内存(HBM),同时也不会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封装技术。

不过,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芯片企业的技术突破,英伟达的技术优势正在减弱。黄仁勋曾直言不讳的表示,我们的技术只比他们领先一代。如果美国不想参与,那就将失去中国市场。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AI芯片在数据中心的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25%。相关数据显示,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从四年前的95%骤降至50%

不难发现,当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实现70%以上的市场覆盖时,H20的解禁更像是美方在技术压制与商业利益间的妥协,而非对华技术封锁的彻底转向。

国产算力突围: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制胜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虽然国产厂商的芯片技术上还无法与国际厂商的芯片技术相比,但是国产GPU企业正以“架构自研+场景深耕”双轨战略,突破英伟达的生态垄断。

华为昇腾:集群算力重构训练范式

AI训练领域,华为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问世,标志着国产算力首次在系统层面超越国际巨头。这款由384颗昇腾NPU192颗鲲鹏CPU组成的超级计算单元,通过全对等高速互联架构实现了百纳秒级通信延迟,其300PFLOPs的密集BF16计算能力较英伟达GB200 NVL72提升近一倍。更关键的是,昇腾通过数学优化弥补芯片工艺差距:在训练7180亿参数的盘古Ultra MoE模型时,其算力资源利用率(MFU)从行业平均的30%提升至41%,实验室环境下更突破45%,相当于通过系统优化实现了两代芯片工艺的跨越。

这种非摩尔定律创新路径,在DeepSeek-R1模型的推理测试中得到验证——CloudMatrix 384的吞吐量达2300 TPS,与英伟达H100持平,而单位算力成本降低40%。华为的突破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当单芯片性能提升趋缓时,通过芯片间高效协同与系统级优化,国产算力完全可以在特定场景实现弯道超车

摩尔线程:全栈自研打通生态闭环

作为国内唯一具备全功能GPU研发能力的厂商,摩尔线程的突围之路始于底层架构创新。其MUSA架构通过计算与通信协同编排技术,在千卡智算集群中实现92%的计算效率,超越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产品。

生态建设方面,摩尔线程与智源研究院联合开发的FlagOS软件栈,成功完成Aquila-VL-2B多模态模型的端到端训练,验证了国产GPU在复杂AI任务中的可靠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夸娥智算集群的商业化落地——基于MTT S5000的千卡集群已支撑多个智算中心的大模型训练,其3D全互联拓扑结构使跨节点通信开销降低60%,为国产算力规模化部署提供了可复制的工程范式。

沐曦:场景化创新定义推理新标准

AI推理市场,沐曦股份通过曦思N100加速卡树立了新的性能标杆。这款搭载HBM2E高带宽内存的芯片,单卡INT8算力达160TOPS,支持128路高清视频并行处理,其能效比达到英伟达A10080%。更关键的是,沐曦构建了硬件+软件+场景的三维竞争力:其MXMACA软件栈与主流AI框架深度适配,ModelZoo模型库覆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200余个场景,使客户开箱即用。

与联想联合推出的DeepSeek一体机,成为沐曦场景化创新的典型案例。该方案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快速落地,实测数据显示,其支持的DeepSeek-R1-Distill-Qwen-14B模型推理性能达到国际主流GPU110%-130%。这种软硬协同+垂直行业的打法,使沐曦在推理芯片市场占据先发优势,其曦思N260芯片更成为首个支持满血版DeepSeek R1本地推理的国产GPU

从技术暗战到生态重构:国产算力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尽管国产芯片在特定场景实现突破,但挑战依然严峻。

首先,在技术层面,英伟达H20的解禁,暴露出国产算力在生态兼容性、高端芯片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短板。例如,在单芯片性能方面,国产芯片仍落后一代。

不过,这也致使国产算力技术演进的方向已愈发清晰。一方面,系统级创新成为破局关键——华为通过数学优化+集群计算弥补单芯片不足,摩尔线程用全互联拓扑+混合精度训练提升计算效率,沐曦以场景化模型库+行业解决方案构建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新型架构的探索正在加速:存算一体芯片、光子计算、量子-经典混合架构等前沿技术,为国产算力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可能性。

其次,在生态层面,英伟达CUDA平台拥有超过400万开发者,而国产算力生态尚处萌芽阶段。为此,华为推出“Day0迁移工具,支持客户一天内完成模型迁移;摩尔线程联合智源研究院打造开源软件栈FlagOS,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沐曦则通过DeepSeek一体机方案,降低AI应用门槛。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国产算力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当华为在内蒙古建设全球最大零碳算力基地,当摩尔线程的夸娥集群支撑起长三角的AI训练需求,当沐曦芯片随联想一体机进入东南亚市场,中国AI产业正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这种转变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决定着未来十年全球数字经济的权力格局。

结语:自主创新书写中国芯

AI算力的竞争,未来将更加激烈。不过,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这也催动了中国芯片产业的高速发展。不难发现,从芯片架构到集群设计,从软件生态到行业应用,国产算力厂商正在构建一个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可以说,H20的解禁,意味着算力较量才才刚刚开始。但可以确认,中国AI产业的未来,终将由自主创新的“中国芯”书写。

责任编辑:张诚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25-07-15 11:13:04

2025-03-12 17:59:31

2025-02-27 09:34:32

2025-05-30 08:40:00

英伟达芯片AI

2025-05-26 09:10:00

2025-04-16 12:52:12

2025-04-16 14:07:11

H20芯片损失

2023-09-14 13:23:00

AI芯片

2023-11-10 15:35:52

AI模型

2023-10-18 18:17:15

2025-01-26 07:30:00

2025-04-22 09:47:07

2022-05-24 14:10:00

元宇宙云计算

2025-01-10 14:15:47

2024-06-04 13:00:07

2019-05-28 07:38:36

国产系统华为互联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