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的生态,不仅是产业前行的核心引擎,更是支撑华为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提出“四个坚定”,即坚定开源开放、坚定发展人才、坚定全球合作、坚定战略投入。这“四个坚定”为智能时代的生态建设定下了坚实而有力的基调。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
在这幅生态蓝图中,“鲲鹏昇腾全面开源开放,为世界提供坚实的算力底座”的宣告,标志着华为计算生态的范式跃迁,其战略核心正在从提供“算力提供者”向“生态共建者”转型。通过鲲鹏昇腾的开源开放,构建了“通算+智算”的双驱动格局,一场以全球开发者为主角的生态重构正在发生。
战略升维:从技术破局到产业立标
回溯过往,鲲鹏与昇腾的诞生,解决了算力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的问题,在关键基础软件领域打破垄断,为用户提供了可靠可控的“第二选择”。通过硬件开放与软件开源,鲲鹏昇腾为产业提供了高性能、可替代的算力选择,完成了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在通用计算领域,华为相继开源了鲲鹏全系列软件,包括 openEuler 操作系统、openGauss 数据库、openUBMC 固件管理、openFuyao 算力集群软件、BoostKit 鲲鹏应用使能套件,让开发者能够灵活调用、自主创新。历经六年发展,鲲鹏生态蓬勃发展已经远超预期,而这背后正是对“开源开放”战略的持续践行。未来,华为将围绕通智融合向 openEuler 贡献更多的组件和能力。
在智能计算领域,昇腾基础软件全面开源开放。今年新增开源 CANN、Mind 系列应用使能套件、openPangu 等,助力用户深度挖掘昇腾潜力,加快自主创新进程。与此同时,昇腾优先支持业界主流的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昇腾新特性、组件和开发计划等都将在 PyTorch、vLLM、VeRL、SGLang、Triton 等开源社区上首发,确保开发者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技术。
如今,华为正在向立标引领演进,通过开源开放的力量,推动计算生态的繁荣与进步。昇腾将创新的 HiF8 数据格式捐献予全球计算联盟(GCC),并在 IEEE 启动标准立项。这种“技术开源+标准共建”的策略,使得昇腾从“追赶者”变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正如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所说,“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和全球的开发者站在一起,去定义一个新标准,去开创一个新范式,去引领一个新时代!”
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
这一切,离不开“坚定战略投入”的支撑。未来五年,华为计划每年投入 150 亿元人民币生态发展费用、1500P 开源社区算力,并投入 15000 人进行生态平台开发与支持。生态的建设和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技术积累、资源投入与信任构建的长期过程。华为这样长期的资源投入与沉淀,为生态的持续进化提供了最坚实的底气。
核心引擎:以“开发者为中心”的升维本质
生态的繁荣发展,还离不开开发者的共创共建。张迪煊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上强调了昇腾“以开发者为中心”的生态战略。这一战略远不止在技术方面提供支持,更是将开发者从生态中被动的“使用者”和“适配者”,转变为主动的“定义者”和“开创者”。
传统生态中,平台厂商往往提供的是封装好的工具链,开发者只能在既定框架内进行有限创新。而昇腾则持续围绕开发者诉求进行架构升级,通过“分层解耦”架构思想,支持开发者从模型、算子、内核以及底层资源按需调用,将选择权交还开发者。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用 CANN 的各层级能力,进行自主的性能调优、问题定位以及算法创新。
其次,工具链的优化也在不断降低创新门槛。昇腾提供的自动调优工具 msProfiler,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信息,自动搜索专家知识库,输出最优 Tiling 策略,将开发者从繁琐调试中解放出来,聚焦于核心创新。
此外,昇腾亲和加速库的全量开源,推动了社区共创。AI Infra 伙伴和开发者基于 CANN 所开发的高性能算子,被合入到开源社区,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成果的复用。张迪煊表示:“9月底,我们将开源共享内存能力 Share Memory,在超节点范围内的所有片上内存可实现资源池化共享,较传统以太网,通信时延大幅降低。”
更具颠覆性是正式成立 CANN 技术指导委员会。这意味着 CANN 技术路线不再由华为单方面决定,而是由华为、核心伙伴、顶尖开发者共同参与的社区化共治,推动 CANN 生态更好的发展。
开源,不止于代码;开放,不止于态度;开创,更不止于探索。未来,华为还将每年投入 1500P 算力和 3 万开发板,与全球开发者共建、共享、共赢昇腾生态。
生态闭环:从“硬件开放”到“价值共生”的落地路径
一个无法创造真实商业价值的生态,终将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昇腾生态已经构建起从技术到市场的完整闭环,这一闭环的形成,离不开硬件开放、行业深耕与人才培养三大支柱的支撑。
在硬件开放层面,华为通过开放昇腾模组、标卡以及灵衢互联能力,赋能伙伴们打造出从边缘到数据中心的数百款差异化硬件产品。不仅满足了碎片化场景的需求,更促进了硬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在行业深耕层面,昇腾与伙伴形成了“联合定义场景、开发方案、并协同上市、共同拓展”的合作模式。目前,昇腾正在联合 20 多个 ISV 伙伴,面向金融、能源、制造、教育及医疗等行业,打造了信贷报告、电子病历、电力调度、网络安全、教学助手等场景方案,让伙伴从技术适配走向价值共创。
在人才层面,华为联合教育部打造智能基座,将昇腾课程引入高校,加强人工智能的普适教学,并且联合国内头部高校成立鲲鹏昇腾科教创新的卓越中心和孵化中心,培养既懂昇腾架构又懂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生态提供持续活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根基。
结语
当鲲鹏的通用计算与昇腾的智能计算共同开源开放,当开发者从“适配者”变为“定义者”和“开创者”,当硬件、软件、行业和人才形成全链路闭环,鲲鹏昇腾生态的升维,早已超越算力供给的范畴。
对产业而言,它打破了标准垄断的困局,让全球开发者可以平等参与计算技术创新,推动千行万业向智能化深度跃迁;对华为而言,它从企业竞争转向生态共赢,用 “四个坚定” 的战略定力,践行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的愿景;对全球计算产业而言,它是一次协作范式的重构,真正的生态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众人拾柴,不是技术封锁,而是开放共享。
这正是鲲鹏昇腾生态从“算力底座”成长为“生态沃土”的深刻升维,也是我们对未来智能世界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