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现在是把钱投入到其赖以生存的领域,即未来Sparc T4处理器的单线程处理能力上面。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是把手伸向了Sparc客户的腰包之中。
今年七月,Sparc T4处理器已经在“指定的客户群体”中进行了测试,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会正式发布。这些全新的八核心64线程Sparc芯片可以说是未来十年中Sun Microsystem或者甲骨文自身最重要的产品。而具体信息很可能在下个月于旧金山举办的甲骨文OpenWorld 2011客户与合作伙伴大会上揭晓。根据去年九月份推出的十六核心Sparc T3芯片的出货量,这次的Sparc T4首批供货情况我们应该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甲骨文公司在今年八月于斯坦福大学举办的Hot Chips 第23次代表大会上,发布了一堆关于即将面世的Sparc T4处理器的细节信息。其八核心芯片在设计方面基于一套名为S3的全新方案,该方案原名为“VT”,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数年前研发而成的,运行主频大概在2.5GHz到3.0GHz之间。
尽管Sparc芯片此前的三代多核心多线程产品在处理大量工作负载方面表现良好,相对较低的时钟频率在应对诸如数据库处理或是Java应用程序崩溃时也还算得上游刃有余;但不可否认的是,Sparc T1、T2以及T3芯片在单线程的性能表现上一直差强人意,而这一弱点相当致命。
之前的Sparc T系列处理器采用硬编码的线程机制及算法,但Sparc T4则采用动态线程技术;通过甲骨文称之为关键性线程API的方案,高优先级的应用程序得以运行于核心线程之中,并能够充分利用一切必要的计算资源,从而显著提高单线程性能表现。Sparc T4处理器当中的每个S3核心都具备一套双指令执行的16级整数处理流水线,这就为发生故障的执行文件及任务请求提供了五倍于S2核心的计算性能,以上数据由SPECint 2006基准测试工具得出。甲骨文声称,该测试显示八核心Sparc T4处理器与十六核心的Sparc T3在TPC-C在线基准测试中的性能指标几乎一致,也就是说T4芯片中的时钟频率相比T3芯片提高了一倍。
那么甲骨文公司将如何将这笔开发费用体现在软件产品当中呢?
这个嘛,大家都知道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软件是按照核心数量收费的,而具体价位的调整则以一套名为核心换算因数的规则为标准。去年Sparc T3处理器公布时,其核心换算因数取为0.25,也就是说大家将统计出核心量的总数,再乘以0.25就得出实际计价数目。最终结果是多少,我们就需要向甲骨文公司购买多少套软件使用许可。
对于 IBM Power 7服务器来说,核心换算因数则变成1.0;而在以Sparc 64-VII为基础的Sparc企业级M系列计算机上该换算因数则取0.75。(今年早些时候,甲骨文公司曾将新Sparc 64-VII+的核心换算因数取为0.5,而当时新的安腾Itanium 9300s则被残忍地冠以1.0的因数,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降低自身成本、打击竞争者。)现在让我们来算笔账,性能相近的几款中端机型在使用同一套甲骨文数据库软件时所产生的许可费用——好吧,只看计算结果的话——如果大家将四插槽的Sparc T3计算机与IBM Power 750或者甲骨文/富士通Sparc企业级M5000机型做比较、并以每分钟百万次处理为性能指标的话,成本是基本一致的。
上周晚些时候,甲骨文公司悄悄更改了核心换算因数表:对于即将面世的Sparc T4芯片,甲骨文将换算因数由T3时代的0.25加倍为如今的0.5。
从某种角度来说,服务器级别的联机事务处理所产生的工作负载在数据库性能方面应该是一致的,无论大家选择Sparc T3或是T4芯片都不会产生太大差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甲骨文公司铁定是认为T4芯片的换算因数没必要保持原来的0.25,因此他们在T3之后果断将计价方式翻倍,而没有采取过去T3芯片更替T2+时先取0.5、市场反响不好再减半的做法。甲骨文公司去年不得不通过削减软件价格的方式促进Sparc T3芯片的推广。而今年,甲骨文成竹在胸,至少在以插槽为计数基础的领域,他们决心力挺Sparc T服务器在系统级产品中的竞争力。踌躇满志的甲骨文在T4计算机的硬件价格方面无疑会带来一场精彩的好戏,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原文链接: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1/09/12/oracle_sets_sparc_t4_software_pri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