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整合企业理念
全球在竞争优势和经济这些传统观念不断被重新定义的环境中,在越来越平坦、智能、互连、不可预测的世界中,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开始变化。全球商业领袖普遍将商业模型设计创新视为在获取竞争优势方面最重要的、可持续的途径。2006年,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中的思想领袖栏目撰文,介绍了根本性的新型业务设计的概念——全球整合型企业(Global Integrated Enterprise, GIE)。全球整合企业是一个开放、模块化的企业模式,在全球整合模式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能够整合到网状经济的结构之中,以实现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的灵活性和整合资源优势。
全球整合企业产生的三个驱动力
彭明盛在2007年的年度IBM全球商业领袖论坛上,深刻阐述了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全球范围的横向协作和整合,如何促进21世纪全球经济和商业发展。并指出对全球经济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驱动因素,也是推动全球整合企业产生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三个方面:
新的计算模式的兴起
伴随着互联网成为全球化的商业和沟通平台,全新的计算模式正在兴起。它建立在全球布局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上,以开放、灵活、整合、协作和自动化为特征。 新的计算模式使得共享的技术和商业标准、全球化的IT和通讯设施使得全球整合的趋势成为可能,并且势不可挡。
网络连接了个人、企业、政府及各种机构和组织等等。据统计,在10年之后,将会有10亿人,上百万的业务,上万亿的手机、PDA等设备将与互联网连接。与此同时,计算力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将达到1015(千万亿次计算/秒)。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个行业领域,应用的电子设备也将大大增加。在2006年,全球生产晶体管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生产大米的数量,而且价格比大米还要便宜。按照这个速度,到2010年为止,地球上的每个人将生产出十亿个晶体管。而其中超过一半将用于消费类电子领域中。诸如像RFID电子标签等新兴技术将日趋成熟,并渗入物流、制造、销售等环节,最终在消费者手中应用。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中很多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SOA 面向服务的架构
Blade servers 刀片服务器
Virtualization 虚拟化
Componentized business 组件化的业务
the Convergence of Software and Services 软件和服务的集中
Green 节能科技
这些新的计算模式将改变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运行,将帮助企业在变化万千的全球市场环境中更快、更高效地进行业务调整,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新的计算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帮助企业实现不断的业务创新、流程创新、商务模式创新。
企业对创新、成长的各种需求
创新的大前题有两个:借助创新要达到的发展目的;通过创新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创新的大前提下,创新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包括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的创新。
IBM发现,现代企业对创新观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技术创新,延展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和文化创新”以及“政策与社会创新”六大层面。
在产品与服务创新领域,技术的新浪潮促使大大小小的企业迅速地开发新产品,成功的企业通过把产品和服务整合成为有力的、创新的统一体,从而增大企业之间的差距性、增加客户的忠诚度。新技术的结合、激烈的竞争、产品种类的增多以及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为未来的市场领导权的至关重要的驱动力。
从商业模式及业务流程领域来看,模式和流程的改变已经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竞争将在模式和业务流程层面展开。所选择的业务模式将对企业战略的成败产生很大影响,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创新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
创新的动力来自各个方面,有来自市场的市场驱动,也有管理和文化的自我策动,也有政策与社会的推动。真正将创新融入企业的灵魂,是保证企业不断产生价值的长久成功之道。
不可避免的全球化浪潮
在新技术驱动的全球化环境下,变平世界也变得更加“倾斜”,正在向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这些新的全球区域中心倾斜。
根据联合国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今天的中国和印度在专业化的劳动力增长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到2015年,印度将有12亿人口,其中适龄就业的人口比例将达到67.9%,有8.2亿的人口是就业人口。菲律宾人口约 8,500万,越南人口约8,400万,正迎头赶上日本,这些地区的低成本专业人才也正不断增加。
到2025年,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是40岁左右,与美国处于相同水平。印度是30岁,而日本的平均年龄为50岁,西欧国家的平均年龄为45岁。受到良好教育和就业人口将成为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巨大资源,与欧洲、日本这些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相比,中国和印度由于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中青年劳动力比例增大,将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
不可避免的,世界的经济发展重心将向那些具有人才、资源和市场优势的地区倾斜。随着而来的,这些地区在全球化浪潮中也将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整合企业的演变
纵观全球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运营模式经过“国际公司”、“跨国企业”阶段,正在向“全球整合企业”的趋势发展。从IBM以及其他众多公司的经历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公司形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从19世纪初到一战,这一时期的所谓“国际性企业”就是一家业务集中的公司,总部在哪里,生产、设计、研发等部门,全都集中在该地,总部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各个国家,这些国家通常只承担销售功能。
从一战到20世纪末,企业运行和商业模式进入“跨国企业”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复制总部的经营管理模式,各国的分公司有各自的供应连、人力资源、IT等等,也就是有许多个“迷你”公司遍布全球。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全球化的思考、行动、运作和优化。“全球整合企业”是真正在以全球化的角度在进行战略、管理和运作,进行整合生产,并把价值带给顾客。全球整合企业需要在生产、分销和劳力配置等方面采用完全不同方法:把技术研发中心设置在技术人才丰富的国家;把生产和制造基地建立在制造业发达,并距离原材料产地较近的地区;财务中心、采购中心等职能中心分布在相应具有优势的地区。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和配置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少成本、高效运行业务。
全球整合的趋势要求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大量的流动和不断重组,经济资源的配置将取决于世界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和优势。这种经济形态和技术创新相结合,通过信息共享与整合,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商业平台,把世界紧密糅合在一起。在全球整合的趋势下,商业机构将面对全球市场和竞争,所制定的战略、管理方案和运营方式,也是为全球客户传递价值。
IBM向全球整合企业转型
一直以来,企业架构、业务规模、技术创新和市场发现推动IBM不断在全球整合之路上探索,并形成了完整的全球整合企业的思路和战略。现在,IBM在全球17个行业拥有6万人的咨询专家资源,形成全球整合的知识资产储备;遍布全球的IT基础设施充分支持IBM全球整合运行的技术需求;业务遍及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8万5千名员工,对各国家市场和资源有深入了解,为全球布局打下基础。
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在积极拥抱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已经是世界公认,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依靠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赢得市场竞争。中国企业一方面需要保持本土市场的竞争优势,另外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开拓新的竞争领地。
因此,以更快的速度向着价值链的更上游寻求差异化,去开拓更高附加价值的业务,将成为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所在,如何找到有效的方式达成两者的平衡,成为中国企业普遍思考的话题:
如何通过创新,协助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市场领导者
如何通过领先科技,协助企业持续增长与发展?
如何通过协同合作,协助企业作大作强?
IBM认为,在全球整合的趋势下,中国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和“服务中心”。在IBM的全球整合的布局中,中国是IBM全球整合的战略性市场,也是IBM“全球服务中心”与“全球创新中心”的交汇点。
IBM的供应链转型是一个很好的全球整合的成功实例,在进行全球整合之后,IBM全球采购中心从过去300个缩减到3个,在过去的几年中为IBM节约了250多亿美元的成本(每年节省75亿美元)。IBM的整合目标不仅在于使供应链运作更加顺畅,而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对公司运行进行管理。IBM有99%的采购订单是通过电子化手段处理,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之间的电子化流程合作进一步扩大。这不仅仅是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而是通过供应链运行来激发整个公司的增长、驱动生产力,从而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IBM向服务转型,以全球整合的力量和资源助力中国市场:中国具备全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和机构都无法忽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挥的能量。多年来,IBM和中国经济一起成长,共同发展。现在,基于全球整合企业的定位,IBM在中国实施全面覆盖、扎根深入的战略。2007年,IBM在中国的办事机构扩展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沈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乌鲁木齐、济南、天津、郑州、合肥、南昌、南宁、宁波、石家庄、太原、苏州26个城市,业务渗透到320个城市。伴随着IBM在中国的发展,IBM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1万4千人。除此之外,IBM还成立了10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