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开放性已经成为IT基础架构的新常态。面对新时代机遇和挑战不同的行业需要对业务和IT的转型。尤其是传统行业,正尝试采用分布式架构替代传统的集中式架构。我们看到,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用户正逐步从边缘应用迁移到部分核心应用迁移,再到全部核心应用迁移到开放平台的过程。
互联网+加速数据中心架构转型
恰逢国内“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英特尔公司平台营销和销售支持总监Glenn Quiro在英特尔行业关键应用全国路演的媒体采访中对51CTO记者表示,中国的用户数量、计算规模以及问题复杂度都是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有超过6亿的互联网用户、5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每年新增4亿多的智能设备。如此多的设备互联,并返回到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架构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和挑战。
英特尔至强E7系列正是应对关键应用领域的开放架构解决方案,随着一代一代产品的增进,到了今年发布的E7 v3,从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包括内存计算方面都有长足的提升。而整个生态系统也做好充足准备,以华为为例,推出了4路、8路、16路,甚至更高端的服务器产品,应对企业大规模Scale-up应用环境。
针对实时数据处理能力,E7 v3处理器里有18个内核,内存资源可以达到12 TB。全新的同步事务扩展指令集TSX,在软件层面进一步提升性能,在SAP HANA的表现更为出众。通过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合作,从虚拟化、从应用等层面进行了非常多的在研发协作,使IA架构特别适合于新的IT关键应用架构需求。
架构转型正当时
架构的转型绝非一朝一夕,在核心应用领域,传统架构基于RISC小型机,以及大型主机架构。以至强为代表的x86架构从性能、可靠性、扩展性三个维度对比,性能、可靠性已经达到小机的水平,扩展能力远超过小型机。
华为服务器产品在关键业务领域分为两个品牌,其中FusionCube通过存储计算网络的资源池,对上层的应用适配支持。
华为IT产品线服务器总经理邱隆表示,传统小机的三个关键特性,一是可靠;二是小型机的纵向扩展能力;三是小机本身的单机性能。华为通过故障分析引擎和大数据积累,实现了RAS2.0的故障预判预测,通过与英特尔强强联手的开放合作,华为提供了整体的解决方案。
在能源行业,石化盈科打造全球***一个2T节点,整个系统上线之后,整体性能提升3-5倍。迁移完以后,90%的任务量是在1分钟之内结束, 3分钟以上的处理量,从之前的25%大幅降低到1%左右,大大缩短了传统的处理环节,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传统关键业务向开放平台迁移的尝试已有2-3年,替换的节奏需要一个过程,从边缘业务迁移逐渐向核心业务发起。可喜的看到,农行张升处长的分享,在过去一年中尝试将一个核心业务迁移过来,在顺利迁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信心。正是有英特尔和华为等合作伙伴不断深入的合作与研发,使得生态环境整体向开放环境加速发展。51CTO相信随着更多像农业银行、石化盈科等传统行业平台转型的成功示例,未来也将为企业关键业务核心应用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