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铭软件常务副总经理陈伟博士
在近日结束的“***届‘一铭杯’中国Linux软件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开源社区和IT企业,其成熟度相比高校和研究机构而言,则更为成熟和具备广阔的商业应用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开源社区的发展形态已经有所改变。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随着开源技术和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于开源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型公司,大型企业逐渐将开源视为公司战略的重要一环,这其中包括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的华为、阿里巴巴等,这些大型企业,他们不仅是IT行业的巨头,还是开源技术、开源软件和开源项目的使用者,更直接一点说,他们是开源的用户。随着开源软件在全球IT产业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中。另外一个重要趋势是,开源软件所能够带给商业企业的灵活弹性IT架构、低成本高可用性、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等获益已经被广大企业和重点行业所广泛认识,并成为面向未来战略的普遍共识。
正是因为这种开源精神和开源模式的支撑,繁荣和丰富了全球范围内的开源软硬件产品和应用,极大提升了可用性和好用性,也使得开源社区内相对成熟的项目和产品在软件大赛、应用项目迁移等过程中,崭露头角。而在开源软件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开源社区支撑环境逐步改善,对国际开源社区贡献逐年增多,进入了一个成果集中转化的时期,开源社区里开始出现相对成熟的产品,即开源爱好者和团队采用国际通用的许可证方式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逐步和资本、用户对接,应用到实际的商业项目中去。
众所周知,开源软件国产软件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产业生态的建设、产业链的完善、产业环境的优化一直是长期的瓶颈和制约。作为开源基础软件的代表Linux操作系统,是一切应用软件的基础和核心,更多开源软件开发、应用、服务等需要以此为底层基石。在开源软件日益繁荣的今天,以一铭软件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应该带好头,起到引导作用,联合更多应用软件厂商和创新应用项目,积极向开源经济迈进。
开源软件商业公司和开源社区、开发爱好者、创业团队的合作,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模式,这其中还要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如如何实现跨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如何在开源基础上实现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如何在整个生态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积累更多的创新成果、如何让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等等。不仅如此,开源厂商还将承担更多产业责任,乃至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实现“开源软件+开源硬件”的合作模式,推动开源应用促进创新。
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16年至少95%的主流IT企业和组织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其关键任务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企业使用和参与开发开源软件的动机不仅包括促进本身的创新和减少开发成本,更在于能够紧密地跟随技术发展趋势,甚至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影响,以及保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具体到中国市场而言,有趋势表明,在未来的云计算“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云计算及以其为主导的IT模式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各行业中得到大力推广,云计算的发展也为开源技术的培育和推广提供了舞台。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对开源软件给予的高度重视,也为中国的开源软件生态系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涉及云计算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两个概念组合“开源软件+云计算”正成为最潮流的搭配方式。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技术、产品、产业、环境、应用和政策层面来看,开源软件都已经进入到崭新的2.0时代,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如何抓住机遇,是摆在中国开源软件,乃至整个IT产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陈伟博士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工学博士,曾任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主任助理和副总工程师6年,主管软件、知识产权、评测和产业投资等公共服务业务;曾任闪联(IGRS)副总裁3年,负责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应用推广和闪联国家工程实验室运营。
自2004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常务副秘书长和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积极推进开源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主导建立开源中国社区(oss.org.cn),支持国内众多开源社区建设,做为项目负责人推进Linux参考平台的研发,并积极参与UOF文档互操作性工作。发表论文和文章30余篇,具有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