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晶体管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肖克利的实验室发生了一次“兵变”。
八位学者受不了肖克利的学阀式管理,决定自立门户。
“八叛徒”获得了仙童公司的投资,成立了仙童半导体,这“八叛徒”都是科学天才,他们率先使用硅来制作晶体管,还发明了集成电路, 这让仙童半导体发展迅速,到1967年,营业额就达到了2亿美元。
可是仙童公司大股东(仙童摄影器材公司)不断把利润转移到东海岸,去支持不赚钱的摄影器材事业的发展。
仙童员工目睹此状,却又无能为力,纷纷出走创业,仙童半导体也衰败了。
不过,仙童为硅谷培育了无数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从仙童出走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在硅谷创立了几百家公司,这些公司被称为仙童的孩子们。
其中诺伊斯、摩尔、格罗夫等人创立的Intel走上了技术流的路线,开发的都是最先进的存储芯片。
而仙童销售桑德斯创立的AMD则是市场导向。
我们的故事从此正式开始了。
从战略定位上来说,Intel 和AMD是战略互补,据说诺伊斯与桑德斯的私交也不错。
到了80年代初,随着日韩半导体公司的崛起,Intel在存储领域一路下滑,面临危机。
恰好在这个时候,一场微型计算机的革命给Intel带来了一线希望。
1981年,作为微型计算机的后来者,为了快速推出产品,蓝色巨人IBM破天荒使用了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并对PC机两大核心部件——操作系统与微处理器采取外包策略。
Intel 和AMD 联手,拿下了IBM PC的CPU供货权,从此随着个人电脑的发展一路狂飙。
双方的蜜月并没过多久,1982年,AMD以80286为蓝本制造的Am286处理器面世,频率较Intel自产的同类型芯片高了很多,且售价低廉。
感到威胁的Intel不干了,他决定取消授权,独霸个人电脑的CPU。
这是一场漫长的诉讼,涉及近百名证人,几千件物证,几万页文书,直到1992年,AMD才胜诉。
可尽管如此,Intel采取各种手段,又将判决的执行拖到了两年后。
官司是赢了,但是AMD永远错过了PC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5年11月1日,Intel 发布了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芯片Pentium Pro。
AMD并没有就此沉沦,1996年,AMD发布了第一个独立生产的x86级CPU K5,随后又推出K6、K6-2, 以其高性能、兼容性、价格便宜等优势赢得了市场。
领先的Intel反而失误频频,先是从Socket 7 接口转向Slot 1失败,后又因为奔腾3出现问题大面积召回,备受打击。
1999年,AMD更进一步,率先推出了 1G Hz 的速龙处理器。
这个大招就是64位处理器,Intel投入了数亿资金,如果成功,AMD和Cyrix等其他厂商将受到致命打击!
2003年,AMD推出了兼容x86的64位微处理器Athlon64。在长达30多年的竞争史上,AMD首次打破了技术跟随与模仿者的形象,用64位处理器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看着AMD两次领先,并且在市场占有率中越来越高, Intel 终于坐不住了,放出了一个大招:“钟摆计划(Tick-Tock)”。
钟摆计划制定了英特尔处理器微架构和芯片制程更新的时间线,Tick年更新制作工艺,Tock年更新微架构。
2006年7月,Intel新一代处理器Core 2横空出世,使用65纳米制程工艺,英特尔声称它会有40%的效能增长,同时减少40%的功耗。
这一下子,让AMD的CPU优势全无。
钟摆计划的实施和酷睿的推出,让AMD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
没有了竞争对手的Intel ,开始不思进取,成为业界知名牙膏厂。
2014年,苦苦支撑的AMD终于迎来了一位“救世主”:苏妈(苏资丰)
但是AMD已经连续6个季度亏损,持续失血,资金不足,苏资丰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回血6亿多美元的AMD开始爬坡,相继发布了锐龙处理器,EPYC 7000、Radeon E9170一系列产品,受到用户的极大欢迎。
此后,AMD 在各条业务线上奋起直追,靠着强悍的产品再次威胁到了Intel的地位。
AMD营收迅猛增长,股价更是了得,从苏妈接手时不到3美元,硬生生拉到现在的100多美元!市值在年初超越了Intel。
2022年2月, AMD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完成对做FPGA的赛灵思公司的收购,交易价值为498亿美元(约合3165亿元人民币)。
从上世纪60年代末AMD和Intel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50多年了,这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Intel在引领CPU的发展,虽然Intel 不断地打压AMD,但AMD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不断地威胁Intel的霸主地位。
随着AMD的重新崛起,两个老对手即将开始新的征程。未来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