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袁东坡:IBM与智慧数据中心

原创
服务器
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可以说马上获得了市场的激烈反应。我们也看到在国内有很多城市也在开始更加积极地向智慧的方向发展。袁先生,请问您认为数据中心在智慧的理念里扮演哪种角色?

51CTO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次的51CTO的巅峰访谈,本次我们将会和大家聊一下数据中心发展趋势,今天我们很有幸请到了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数据中心服务的总经理袁东坡先生。

袁东坡:你好!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51CTO的网友作个自我介绍。

袁东坡:鄙人姓袁,袁东坡,我在IBM公司负责数据中心的业务。

主持人: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可以说马上获得了市场的激烈反应。我们也看到在国内有很多城市也在开始更加积极地向智慧的方向发展。袁先生,请问您认为数据中心在智慧的理念里扮演哪种角色?

袁东坡:我想这要分三个方面讲,第一方面,我们谈IT信息技术,它变得越来越智慧,它可以开始做虚拟,可以开始做一些云计算。第二方面,数据中心本身也越来越智慧了,它能够支持未来的高密度计算,它可以支持未来科技的发展。第三方面,整个硬体、软体对未来所谓智慧地球产生的影响和变化。
我们谈智慧地球,其实它的核心在于,计算机本身已经开始走向所谓的智慧、智能。也就是说,在90年代,当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它帮助我们人类可以快速,并且及时的获取很多需要的讯息,我们人上网在网站上可以搜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资讯。IBM在未来信息和数据中心的发展上,开始看未来我们的电脑是否可以走到更智慧、更聪明。它不光提供讯息,它可以提供所有的用户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拜访一个网站,不光是获得讯息,我们也可以寻找答案。因为IT电脑变得更聪明,它可以判别人类的问题。

主持人:是。我记得前一段时间,IBM一直推的是“下一代企业数据中心  NEDC”,那您认为智慧的数据中心和NEDC有哪些方面的进步或者是演进呢?

袁东坡:一个卓越的数据中心包含智慧,也非常有效率、节能,它也能够配合未来科技发展,满足支持未来新一代技术的需求。IBM谈“卓越数据中心”包含着智慧的数据中心。

主持人:像IBM可能也是IT业界唯一的一个百年老店了,我想在数据中心方面,IBM是不是也有一些丰富的经验,您能否阶段性地介绍一下IBM在数据中心方面的建设过程以及在其中所获得的经验?

    袁东坡:IBM在40年前,当大型电脑主机问世以来,IBM制造生产这些大型主机,同时也制定了大型数据机房的规范白皮书。IBM也同时开始自荐或者托管客户的数据中心,到今天IBM拥有的数据中心的面积是80万平米。其中一半是自用、一半是托管。在这80万平米的数据中心,IBM同时也根据科技的发展,我们开始建设所谓的云计算中心。同时为了达到最有效率的运作,IBM在四年前开始做集中,我们优化IT资源以及数据中心的架构。我们在美国3900个服务器集中到30套大型主机上,所以达到了很大的效益。
近年来我们同时也参与了国际间几个主要的数据中心标准的制定,在国内我们也参与国标未来的制定、修改。我们也提供客户完整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含目前在全球我们已经为客户新建了超过500个标准化的数据中心,对大型数据中心,我们有EMDC。对小型数据中心,我们有SMDC。标准化的数据中心,可以大幅地节省客户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同时是一个高安全的数据中心。这在国内也有很多用户开始启用。

主持人:看来IBM已经把自己在大型主机,包括从大型主机建设以来在数据方面的经验,已经给用户做了规范化的东西,可以使用户跟标准化、更安全,是这样吧,袁先生?

袁东坡:是的。

主持人:在您看来,中国的数据中心是不是有独特的地方?比如说中国可能是一个泱泱人口大国,有些企业会面临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的特点。作为IBM,如何看待这些特点?您认为数据中心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呢?

袁东坡:我觉得中国有比较好的优势,经济发展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客户有能力在一个比较起点高的开始建设下一代的数据中心,我也看到国家也有比较好的方向,他们开始规划“两地三中心”双核的架构,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讲,在中国是非常适用的。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大型企业开始做集中数据中心,这个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各方面来看都是一个非常策略性的发展。对国内的企业来看,当他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时候,第一,要看它是否标准化,奠定它的企业标准,将来在国内做扩充成长的时候也一个很好的基础。第二,它应该准备因应所谓的科技发展。因为IT技术在不断突破,我们新一代的IT设备,它的趋势会走向高密、水冷,同时它也提高了对空气品质要求。这对数据中心的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客户在规划自己的数据中心时,有一个标准,全国资源的集中、优化数据中心的架构,以及未来科技发展这几件事儿是客户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对,也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面向新的业务、科技趋势,争取做出最好的数据中心。

袁东坡:是的。

主持人:您刚刚谈到国内企业发展速度也很快,源于目的是要支持自己的业务发展。很多企业也在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中国有很多行业,比较典型的像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电信业,有的已经走到行业的前面,您对于这些不同的行业来看,数据中心的发展是不是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呢?

    袁东坡:是的。我们可以看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服务器成长了6倍、存储成长了69倍。针对不同的行业,它对成长会有不同的发展,针对它的业务需求,建设、符合它的需求的数据中心,这是需要的。大的架构来说,走向双核、集中,这是一个趋势。对安全生产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我们用户会倾向自荐。对其他用户来讲,我觉得可以考虑,例如说生产中心自建,灾备走向托管,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另外,数据中心的建设容易,数据中心的管理难。所以在建设的同时,我们的客户应该看怎样优化资源,怎样能够做好灾备切换,怎样能够做到双核的运维管理。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的是横向的不同行业如何建立,纵向来看,有的企业正在计划建设数据中心,有的企业已经是刚刚拥有了自己的数据中心,有的企业已经运营了庞大的数据中心若干年了。这些企业对自己的数据中心的应用和使用程度是不一样的,是不是也会有完全不同的需求,或者是针对不同企业的数据中心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袁东坡:我们针对客户环境,已经建设完成的数据中心,当然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来延长使用寿命,或者是合理优化它的资源,达到节能、高效的需求。对新建的数据中心,在未来会有几件事很重要,第一,由于客户需求,由于他的IT业务在中国成长快速。他规划他的新的数据中心,将势必需要走到比较模块化,弹性能够扩充的设计。第二,科技的改变,在高密、水冷、腐蚀、安全以及未来绿色这方面,他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第三,如何走到智慧的数据中心,这有很多相关的技术条件,在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

主持人:目前来看,数据中心领域,数据中心运营的时候有巨大的成本,已经成为了很多企业的一个挑战,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是有些企业的数据中心由于规模庞大,电费可能自己都难以负荷了。有一些数据中心,像Google数据中心建设的时候,愿意挨着水电站建设数据中心,降低电力成本。而IT基础架构的优化也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包括IBM也是针对IT基础架构优化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您如何看待这种数据中心的成本和IT架构优化的问题?

袁东坡:IBM本身也是一个数据中心的大用户,所以针对成本、运营效率也是公司非常关注的问题。以电费为例,IBM公司每一年付6亿美金的电费,其中2亿美金花在数据中心上。我们公司在2007年开始推动绿色工程计划,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把公司的电费限制在2007年的水平,不能增加。当中有非常多的工作需要推动,包括我们全球成立的云数据中心。我们IBM做相关的物理以及IT的大集中,我们全球155个主要运营的数据中心,我们集中到7个大的云数据中心。在2007年开始,我们做虚拟集中,我们把3900个小型的服务器集中在30个大型主机,大大提高它的效率,我们也把全球31个网络架构集中到一个。到2007年,我们全球原先127个国家有我们的资讯站,我们把127个集中成1个,做人事上的精简。所以这收到了大幅的效益。

主持人:或者说我们也知道大概IBM的年运营收益规模大概是在千亿美元左右,所以降低4个百分点,那就是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回报。

袁东坡:是的,所以公司愿意从2007年开始每年投入10亿美金推动绿色工程计划。

主持人:谈到增长,以前我们也一谈到增长,总会提到摩尔定律,说的是晶体管的事情。现在数据的增长也成为大家关注的事情,就像您说的,从2000年到现在,数据的增长已经到了69倍。现在的说法是每18个月,甚至有说每12个月,数据就会增长一倍。在巨大的增速中,让数据中心的规模也是在迅速增加的,在扩张数据中心的同时,现代数据中心的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来自不同厂商的系统、设备被集中到一起。因此,看来数据中心的综合管控的难度现在也变得非常大,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袁东坡:以海外的统计而言,客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每五年会扩张一倍。整个来说,等于今天建设一个数据中心,20年后客户的需求将会是今天数据中心的16倍规模。这是客户在规划未来数据中心架构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的,怎么优化方案、怎么能够做初期投入低,但扩充它的需求容易。这是一个考验。不管怎么样,建设是容易的,在中国的未来管理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的起点高、规模大,我们以一个大型银行为例,我们去处理大型的数据中心,需要有非常高新的科技和管理能力。以大型银行为例,未来数据中心会走到一个企业级的模块数据中心的方式,也会优化它的物理架构。举例而言,我们在最近完成的某大型银行的数据中心,它已经走到无人。也就是说,利用RFID以及相关的科技,可以对数据中心做人员、设备、IT资产以及大楼的整体监控,从而可以实现所谓的“熄灯”数据机房,它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在里面的运行。这就达到了优化它的架构、自动化它的管理,具备一个很好的灾备切换能力的新一代数据机房。这是未来的一个走向。

主持人: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就连照明方面的成本可能都被省掉了,当然这背后是不同技术的协作和创新。

袁东坡:是的。当它走到无人的时候,也不需要新风。

主持人:也不需要新风?就是说换气方面的?

袁东坡:它可以避免像空气腐蚀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厂商的努力,云计算距离成为某种公共服务能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谈到公共设施,可能规模效应是云经济能够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您能否谈一下未来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之间的关系,云技术是不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标志?或者您认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袁东坡:其实,云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观念。在20年前,IBM开始谈所谓的VM这个系统,它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做对系统的资源进行切割,所以它已经是非常有效地做资源的分配,它有一点儿接近云的观念。我们在这些年来,大家逐渐熟悉所谓的虚拟,开始做一些云的计算,这个都是源于在过去我们对IT,它在这边有这个能力做所的切割,所谓的分区。所以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中心已经引起所有的计算机用户的注意,我们在中国来看,电信业已经开始建设它的数据中心具备云计算功能。IBM自己在全球已经建设7个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未来的科技演变,由于电脑越来越聪明,我们用户未来拜访网站、开始寻找答案,这会产生数据中心结构的改变。电信运营商提供它的用户,也开始做微妙的调整。在早期一般的模式,用户跟运营商去租一块地或者是租多少个机柜,看使用多少千瓦付费。未来的方式将会改变,针对业务需求,可能随时有高峰的用户,可以跟运营商增加它的需求,这是一个自动化的工作,这是一个云的技术。所以,未来未必是按平米付费或者是按机柜付费,未来的IDC走向按使用付费,这是一个云的技术。

主持人:而这种技术成熟的前提可能也是在计算或者是应用本身标准化,或者是服务的能力自动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

袁东坡:是的。甚至未来会走向过去的终端用户个人使用,也可以使用云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来寻找他的答案。

主持人:是的,就像使用一个PAD接入到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用户,也可以在上面跑一些高性能计算的应用。

袁东坡:是的。

主持人:好,十分感谢袁先生对本次采访的支持,谢谢您!

    袁东坡:谢谢!
 

责任编辑:常疆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12-06-01 17:39:55

IBM智慧数据中心

2010-07-29 11:00:01

IBMzEnterprise

2009-07-21 16:59:19

数据中心IBM刀片服务器

2012-11-21 18:14:07

2015-12-15 11:57:23

数据中心智慧城市

2009-03-18 16:59:29

IBMSun收购

2009-06-08 13:37:00

IBM数据中心虚拟化

2013-11-11 14:18:04

华为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

2013-04-15 11:01:59

IBM数据中心SSD

2015-11-03 11:29:56

2017-01-17 15:24:53

华为

2010-12-29 09:53:29

数据中心

2023-06-12 17:34:38

服务器数据中心

2022-07-06 12:44:15

数据中心智慧建筑智慧城市

2011-12-13 14:29:07

HP

2009-11-20 18:46:25

IBM数据中心管理

2010-03-15 09:46:36

思科CEO钱伯斯

2015-11-04 09:43:12

数据中心欧洲美国

2022-07-26 14:22:55

微型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云计算

2023-07-06 07:03:56

数据中心主机模型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