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2013年双十一网上购物节已经落幕,“11月11日23时59分59秒,350亿元”,这些数字深深的留在了人们心中,支付宝交易额超过350亿的破记录成绩,也充分说明了这个实实在在的“节日”比任何黄金周带来的假日经济更加实在,更加让人惊心动魄。据天猫自己测算,双十一期间同时在线购物人数超1700万,能站满3400个容积为5000人的实体商场。这就是由电子商务铸就的永不打烊的商城,创造的奇迹。
在双十一血拼日前夕,每个网购控都空前渴求各种打折信息,更不想放弃任何一个能够得到打折信息的渠道,从同事间相互转发的秒杀列表到每个人的手机短信,无论身处何处,无论是面对着哪种终端,血拼前夕谁都无法抵挡促销广告的诱惑,我们刷微博时会点击广告,追剧时会点击,打App游戏时会点击……,人们从各种入口各种终端上直接通向各类电子商务网站,即便早已塞满购物车,也不会吝惜任何一次对促销广告的点击。总之在平常日子里,人们视网站边缘的商品橱窗是广告,但在双十一前夕,那些就是大家都渴望得到并非常乐于点击的Valuable information!目前为止,还没人统计过双十一有关网络广告的数据,相信也是个令人震惊的数据。
在这个狂欢季,人们之所以青睐那些“广告”的原因,除了满眼5折、红包、秒杀的诱惑之外,还有那些出眼前的“广告”实在太合心意了!但事实上,这只是双十一给你带来的幻觉,一种叫“大数据广告诱惑”给你带来的幻觉。这种效果仅限于双十一,过期后诱惑力将大大降低。
其实破解双十一的“大数据广告诱惑”前提是在于时效,也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投放合适的广告给合适的人。双十一的特殊性在于你必须在一天之内决策并购买。据调查,双十一前一周内整理好购物车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即便是再心急的网民,整理购物车的时间也不会早过11月1日。再加上各种秒杀、红包、优惠券的诱惑而冲动型购物的比例也非常高。这就导致了在一周内出现在你眼前的信息、广告,看似都是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大数据广告诱惑”。
事实上,换做平常的日子仅凭淘宝网单一的大数据技术,是远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因为即便用了大数据技术,也无法完全贴合你的购买行为。假如你已经在手机上下单购买过了某件产品,但你的PC、你的ipad并不知道,依然向你推送此商品广告,这些过时了的信息则会被浪费掉,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由于购买决策周期的拉长,有时会因为其他干扰信息过多,而产生购买犹豫的现象。因为人们日常网购至少要经过一周的比对才会决定购买。
当互联网广告很难在单一的大数据平台上精益求精的时候,就要在技术与策略上多下功夫。如何在网民多终端使用的时代,将“大数据广告诱惑”持续下去呢?大数据营销企业AdTime此前提出了多屏互动的概念,多屏互动的前提是一个能够进行跨网投放的DSP平台,这种平台AdTime已在前不久推出并广泛应用。
AdTime的多屏互动的营销方式绝非在一段时间内,对网民进行相关产品广告的轮番轰炸。而是要让广告在网民的各个终端上无缝流转,在更大的维度上选择最佳时机进行营销,确保每一条广告信息都完全贴合网民当下的购物行为和下一步的购买欲求。其次,AdTime的多屏互动策略还包含了让广告主从不同的触点,用不同的方式与用户形成深度互动的概念,增添多屏广告的创意空间。在找准每个网民的购买欲求后,用最有效的创意广告手段来影响他们,让网民在买到称心商品的同时,还会对网络广告形式印象深刻,再一次提升对品牌的好感度。
面对着永不打烊的网络商城,让网民持续双十一的购买热情,大数据广告还要持续不断地升级,让数据更加多维、让分析预测更加细致。这个多屏时代为大数据营销带来极大地挑战,也带来极大的机遇。